《無限未來在今朝——做成功的職業生涯管理者》
主講:董怡
【課程背景】
同樣是新人,為什么有些人能在崗位上快速上手,有些人卻無從下手?同樣是加班,
為什么有些人能夠事半功倍,有些人卻事倍功半?同樣是“充電”,為什么有些人提升飛
速,有些人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職場上的差距,除了努力之外,還有什么原因使得“同崗不同命”?這一切正是我們所關
注的問題。
本次課程以運用為導向,通過案例剖析和互動練習,講解職場上如何深度思考、如何
找到正確的努力方向,幫助學員樹立主動規劃的職業發展意識,掌握職業發展規劃的關
鍵技巧,確保其所學能直接用于實際工作中,成為自己職業生涯管理的主人。
【課程收益】
1. 獲得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主動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2. 了解職業發展兩大問題的成因與應對措施
3. 掌握職業發展的模型工具,四個維度創造個人與企業共贏
4. 提升員工穩定性,為員工發展賦能
【課程特色】案例分析 小組討論,引導學員主動思考;視頻演繹 互動游戲,提升學員
學習興趣
【課程對象】企業新入職員工、3-5年員工
【課程時間】0.5天/3小時
【課程大綱】
課程導入
視頻——《人生七年》片段
思考:未來,取決于什么?
結論:當下我們過得如何,取決于過去幾年我們做了什么;
未來我們過得如何,取決于現在開始我們做些什么!
一、獲得職業發展的前提是什么?——職場適應理論
(一)職業發展的前提是“工作適應”
1. 個人滿意度
2. 組織滿意度
3. 明尼蘇達工作適應論:工作持續穩定、樹立信心、未來發展的前提
(二)職業發展帶來的“角色適應”
1. 職業發展的明暗線
2. 角色變化適應模型
(1)職業發展產生的角色與要求變化
(2)不斷適應新的角色:先有位,再有位
小組討論;從員工到管理者,在要求和回饋上有什么變化?
二、獲得職業發展的法寶——職業發展模型
(一)職業發展兩大問題
1. 不適應——干不了,影響成功感
2. 倦怠——不想干,影響幸福感
(二)職業發展模型
1. 模型構成
2. 成功線與幸福線
(1)成功線:組織滿意
(2)幸福線:個人滿意
3. 職業發展的內外循環:外循環讓人生存下去;內循環讓人生活得更好
案例分析:所有女生的“魔鬼”李佳琦
(三)職業發展模型的運用
1. 個人能力
(1)重新認識能力:目的——解決問題,意識——長線思維
(2)能力提升方法:獲取標準、分層提升——能力三核
(3)能力提升的行動方法:完成三個“三”
思考:做好崗位工作的標準是什么?
當前需要提升的能力是什么?
行動計劃是什么?
2. 崗位要求
(1)了解崗位要求的渠道
(2)了解崗位要求的方法
(3)從崗位要求中提取能力三核
案例分析:以培訓單位某一崗位為例
互動練習:以本崗位為例,寫出做好崗位工作的標準是什么?當前需要提升的
能力是什么?行動計劃是什么?
互動游戲:走出迷宮——員工與管理者的區別是什么?
3. 職業回饋
(1)職業回饋公式1:職業回饋=錢 發展空間 情感
(2)職業回饋公式2:注意力>時間>金錢
(3)職業回饋公式3:成長>成功
(4)職業回饋公式4:未來>現在>過去
4. 自我需求——職業生涯發展三階段
無領導小組討論:
1. 職業發展怎樣才算成功?
2. 通往成功的途中,欠缺哪些能力,面臨哪些問題和困難?
3.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和困難,以及能力提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