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效率提升寶典》之工具篇
“生管組合拳”培訓 微咨詢
課堂大禮包:
1、課前診斷:課前電話溝通,了解客戶培訓需求;
2、課堂解疑:課中互動溝通,解答學員實際問題;
3、課后微咨詢:課后免費電話跟蹤改善效果1年,長期免費提供工廠管理資訊,1年2次免費到企業回訪。
課程背景:
針對的問題:
我們一談到管理,視乎感覺到管理很深奧,很有學問,管理是老板的事,是高層的事,跟員工沒有多少關系,員工只管執行、只管干活就行了?
市場上形形色色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工具,管理知識,讓人眼花繚亂,使人仿佛置身于管理的迷霧中,失卻方向。
本課程,告訴我們如何讓管理回歸簡單,如何從深奧抽象的管理知識這個怪圈中跳出來,從我們身邊的實際案例出發,采取層層覺知、深度剖析的思維方式,采用邊講邊操練的教學方法,語言生動活潑,讓學員在輕松中學習管理,在快樂中解決問題。
課程目標:
獲得方法:使企業得到一套有效運行的控制模式。通過現場模擬演練,為學員提供企業運作環節失控點的分析方法,設計控制動作及解決方案。
提升業績:借鑒老師講解的方法,學員返回工廠進行實際實操,快速解決企業實際問題,有效提升生產管理效率。
拿來即用:現場解答疑難問題,提供解疑方案。通過學員面對面交流,老師現場提供工廠疑難問題解決方案,工廠即可操作。
課程特色:
課前深入調查學員單位的難點、疑點,結合學員單位的情況,全程進行模擬式實操演練。結合主講老師二十年的寶貴咨詢實戰經驗,課程案例均是由主講老師親身操作,真實可鑒;針對性設計以學員企業為背景的實戰沙盤,消化課程知識,讓學員把錯誤犯在課堂里,把正確方法帶回去;分組研討、課堂演練,讓學習變成一個饒有趣味的競賽。
課程模型:
課程工具
1、日協調流程控制卡 --- 原創
2、日備料流程控制卡 --- 原創
3、日計劃流程控制卡 --- 原創
4、日攻關流程控制卡 --- 原創
5、日稽核流程控制卡 --- 原創
6、日考核流程控制卡 --- 原創
課程時間:
4天3晚
上午08:00-11:30點,理論課;下午13:00-15:00理論課;
下午15:30-17:00課堂練習;晚上18:00-20:00實操練習、課堂答疑、學習競賽。
授課對象:
中小微門業制造型工廠總經理、副總、生產經理、品質經理、PMC經理、采購經理、銷售經理、行政經理及相關人員,人數50人以下,特別適合于創業初期的小微企業。
授課方式:
講解 工具 方法 訓練 點評 微咨詢
授課優勢:
課程輸出結果:
課程大綱:
第一天課程:
第一講:管事之法:快速應變做管理
一、中小企業的互動管理特點剖析
1、人才和制度的互動發展
2、模式和條件的互動發展
3、內容和形式的互動發展
二、中小企業的三態模型剖析
1、最不好的管理狀態:地攤模型。
2、最好的管理狀態:交響樂模型
3、最適合的管理模式:球賽模型
4、球賽模型實操案例:五層覺知做計劃,頻繁排查破無明
第二講:管人之道:通過事情改變人
一、以人為本,以事為先
1、兩種管人模式比較:能人管理和豐田造人
2、傳統文化的管人之道:多關注事,少琢磨人
3、工作專注度決定產品價值度
4、先做正確的事,才能正確地做事
二、理順事情,改人習性
1、簡單生活,簡單管理
2、管理要目中無人,心中有事
3、人難管皆因事不管
第三講:效率提升第一拳:日協調模式
一、協調模式的動作要領:
1、對單控制(產品出貨單、物料采購單、生產任務單等)
2、看板控制(進度看板、欠料看板、品質看板等)
3、交接控制(上下工序交接、輪流班/換班交接、出入庫交接等)
4、日報控制(生產日報、品質日報、成本日報等)
5、協調會控制(會前準備、會中討論,會后執行)
6、稽核控制(跟蹤、檢查、通報、獎罰)
二、協調模式的作用:
1、作用1:解決部門之間不配合問題;
2、作用2:解決產品準交率提升問題。
三、如何開好生產協調會
1、生產協調會的時間控制
2、生產協調會的準備
3、生產協調會的決議
4、生產異常的解決
5、會議決議的檢查和落實
6、檢查結果的獎罰
四、協調的管理工具:
1、生產協調會會議議程
2、生產協調會流程控制卡
課堂演練:
如何編制生產協調會控制卡
案例剖析:
如何通過生產協調會,縮短生產周期,提升生產效率
第二天課程:
第四講:效率提升第二拳:日備料模式
一、備料模式的動作要領:
1、備料模式的概念
2、備料模式的目的
3、備料模式的操作要領之一:欠料異常的控制
4、備料模式的操作要領之二:上線前的首件確認控制
5、備料模式的操作要領之三:現場再確認控制
6、備料模式的操作要領之四:領料控制
二、備料模式的作用
1、生產前的生產要素的準備過程
2、反映了PMC對生產過程的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