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線上教育進入國內多年,但是一直出于不溫不火的狀態。直到2020年初新型肺炎疫情全國爆發,為響應國家號召減少人員密集性活動,學校停課、企業內部培訓停課、相關培訓教育工作進入全面蕭條狀態,面授課程也遭受到極大挑戰。
隨著疫情的控制,經營恢復后,各大組織不得不認真思考,未來的人才培養如何高效地借助網絡平臺,實現混合式學習。因此,諸多的國內大型企業開始主動嘗試,把部分培訓陣地轉移到直播平臺,但是僅僅是從臺上走向鏡頭前,就已經讓組織中經驗豐富的內訓師,管理者們都普遍感到不適應,直呼“直播培訓無效!”
面對企業那如何樂觀地看待直播培訓的熱潮?如何做好直播授課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如何在講解過程中準備傳遞核心?又如何讓學員在空中課堂也能學有所獲?面對這一座座直播難題,本課程將帶領學員們逐一化解,找到全新的自信與有效的方法!
【課程特點】
1、普及化:針對直播培訓的趨勢,只選擇直播授課的必要操作為授課重點。
2、情境化:具有多個真實直播授課案例分析,幫助學員快速進入學習狀況。
3、落地化:拆解直播培訓的各個環節,實現模塊化教學,方便學員即學即用。
【課程目標】
1、敘述直播培訓的相關理念
2、依據直播培訓的課程開發流程,優化原有個人線下培訓課程。
3、結合直播培訓的互動技巧,完善個人直播課程的互動設計。
4、描述直播培訓的多種控場技巧,并能現場模擬相關的應變。
【課程對象】
1、適合企業初、中級內訓師
2、已經擁有個人線下培訓的課程者
3、需要在線知識直播培訓的骨干員工、管理者
【課程時間】
1-2天,6小時/天
【課程大綱】
導課:《為什么線上培訓比線下難?》
第一部分 直播培訓的基礎認知
1、直播培訓爆發的背景及企業價值
2、直播培訓與面授培訓的同異之處
3、轉型直播培訓師的挑戰
(1) 技術耽誤:如平臺不熟、網絡卡頓等
(2) 管控失誤:如開場氛圍不佳、無學員參與互動等
(3) 認知錯誤:如線上講課更容易、授課形式和時間可與線下相同等
小組討論:《直播師與線下培訓師的差異》
第二部分 直播課程的開發技巧
1、挑選直播主題
(1) 直播課題的四大特性
(2) 確定課題的三個步驟
案例分析:《哪個課題更適合直播?》
實戰演練:個人直播課題的選題
2、整理直播內容
(1) 搭建課程金字塔結構
(2) 課程素材的來源渠道
(3) 直播內容的搭配要求
小組討論:《旅行金字塔》
案例分析:《這些培訓目標真的能做到嗎?》
實戰演練:搭建個人直播課程的內容結構
3、撰寫直播課件
(1) 直播PPT課件的三個設計要求
(2) 快速制作直播課件的方法
案例分析:《這個直播課件的問題在哪里?》
實戰演練:優化個人直播課程的部分課件
第三部分 直播培訓的互動技巧
1、準備階段
(1) 常見直播授課設備清單及要求
(2) 熟悉直播平臺常用功能
(3) 直播師的“網紅”形象清單
案例分析:《常用網絡授課平臺使用差異》
實戰演練:直播師的“鏡頭感”練習
2、暖場階段
(1) 測試功能
(2) 數字接龍
(3) 規則詞語
(4) 隨機猜猜
實戰演練:設計個人直播課程暖場活動。
3、開場階段
(1) 介紹自己的多種方法
(2) 主題導入的有效方式
(3) 課程簡介的表達話術
視頻教學:《高手的開場》
實戰演練:設計個人直播課程暖場活動。
4、學習階段
(1) 互動頻率的建議要求
(2) 互動活動的SKA錦囊行動
(3) 在線討論交流的策略
案例分析:《好案例為什么無學員回應?》
小組討論:《直播能用哪些互動方法?》
實戰演練:設計個人直播課程的部分互動環節。
5、復習階段
(1) 線上及時復習的重要性
(2) 復習的常用手段
(3) 衍生課后作業的設計技巧
小組討論:《直播復習的數字創新比賽》
6、結尾階段
(1) 高效結尾的三段話
(2) 互動結尾的兩種做法
實戰演練:設計個人直播課程的結束環節
第三部分 直播培訓的控場技巧
1、把控情緒
(1) 直播過程產生緊張的常見表現
(2) 緩解緊張的方法
2、把控時間
(1) 時間失控的三種表現
(2) 直播“三期時間”的應對措施
3、把控現場
(1) 設備網絡忽然故障的應對方法
(2) 直播現場無人回應的應對方法
(3) 學員問題難以回答的應對方法
案例分析:《尬講的十分鐘直播》
小組討論:《當直播出現意外時,怎么辦?》
4、授課結束
(1) 課程內容回顧的常用方法
(2) 退出直播平臺的注意事項
實操演練:現場設計并展示個人課程的結束環節
結課:回顧重點內容
【課程說明】
1、場地較為開闊。
2、培訓期間需要投影、白板、A4白紙、大白紙、彩筆若干。
3、在學習期間,學員須攜帶手機、電腦參加。
4、因各企業實際培訓需求各異,以現場授課的案例、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