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學習:
財務與會計是商業上的通用語言,職業經理無論一位產品設計經理,還是新任命的班組長,沒有掌握關鍵的財務概念,都沒有辦法把你的工作推向深入,我們專業的財務培訓師以藝術的手法把生活,工作中的財務問題融合為一體,但是財務人員也必須學會從業務的角度去看企業的財務決策,
本課程將**幾個模塊從不同的方面生動講解財務知識,并配以豐富的案例和圖解,幫助業務經理全面理解會計報表,財務診斷,預算管理,成本控制,內部風險,內部控制和績效考核等方面的必備知識,使職業經理以愉快的方式來理解深奧,枯燥的財務知識;同時財務人員也要理解企業的銷售部、采購部、生產部、人事部、質量部、技術部以及信息IT部的業務運作規律。
融合相關業務與財務業務知識經驗,培訓方式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業務運作,使培訓生動、實用、有效
跳出財務來看財務,運用財務看業務,將企業經營與管理思路貫穿始終
專門設計的財務管理工具和方法可直接應用于實際工作
培訓收益:
為財務人員提供業務思考:人事、銷售、采購與生產等
運用財務思維解讀公司運作使得各部門主管達成共識,理解公司財務政策與公司經營政策關系
幫助職業經理人掌握核心的財務分析思路及有效工具,并尋求提升運營績效的方法
強化現金流意識,提高資金運作效率。
將財務風險與回報的原則應用到你的工作決策之中
不同部門經理學會使用成本分析、預算控制等財務管理工具加強內部管理和業績:
針對研發部門:
l 產品設計與開發對于生產成本的影響;
l 研發項目對于客戶價值分析;
l 研發成本分析與核算。
針對業務發展部門:
l 從財務管理角度,探討業務發展中的財務影響,如:并購分析,投資回報率,項目預算等。
針對銷售管理部門:
l 定價決策
l 銷售成本以及費用預算
l 銷售預算的預測。
針對生產部門:
l 生產成本的分析控制
l 生產過程的價值分析等
課程時間:1-2天,6小時/天
授課對象:企業總經理、中高層管理者、財務總監和對管理會計有興趣的管理者
授課方式:講師講授、案例研討、角色演練、小組討論等形式的互動式,要求全員參與
課程大綱:
模塊一、業財融合機制下財務集團化運作架構與工作模式
一、公司的組織結構與權力劃分
1、 為何需要進行業財融合管理
2、 業務財務的組織結構
3、 公司的授權體系分配
二、 公司的協調,經營與控制
1.管理部門
2.經營部門
3.協調部門
模塊二、經營企業三種會計
一、財務會計
1、 財務會計衡量的價值
2、 財務會計三大任務
3、 財務會計是藝術
二、 管理會計
1、戰略中的管理會計
2、戰術中的管理會計
3、產品結構與定價
三、 所得稅會計
1、銷售收入的確認
2、可抵扣的成本與費用
3、稅收的優惠
模塊三、預算管理與業務融合實踐
一、 預算管理的基礎
1、 預算管理的前提條件
2、 預算管理的體系
3、 預算中人的行為
二、 業務中的預算
1、產品的價格結構
2、產品的成本結構
3、費用控制辦法
3、信用控制辦法
模塊四、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實踐
一、內部控制核心知識
1、 為何進行全員內部風險管理
2、 內部控制模型
3、 內部控制的要素
三、 企業風險管理的核心點
1、風險管理的模型
2、企業目標的制定
3、風險的等級劃分
模塊五、財務與業務的核心內容
一、 財務風險管理核心
1、 財務結構分析
2、 營運資本分析
3、 經營利潤分析
二、 業務核心分析
1、銷售收入
2、勞動生產率
3、質量成本
4、傳統產品與創新
模塊六、如何站在業務角度思考財務問題
一、業務部門經理理解的財務
1、 工廠經理的財務觀點
2、 銷售總監的財務觀點
3、 采購總監的財務觀點
4、 人事總監的財務觀點
二、 財務經理核心關注的業務部門
1、應收賬款的管理
2、應付賬款的管理
3、存貨的管理
4、薪資與福利的管理
5、財務部門如何平衡不同意見的財務決策
三、業務部門的核心財務工具
1、 生產部門的設備選型
2、 采購部門的采購報價評審
3、 銷售部門的報價
4、 如何分析各個部門的業務指標與財務指標結合
5、 溝通技巧小練習---相親
模塊七、財務部對業務活動的支持
一、財務部對于組織建設
1、 如何設計企業的組織結構
2、 如何設計財務部的組織結構
二、 財務部對于流程的支持
1、如何使企業的業務流程有效
2、如何使用信息共享平臺
模塊八、 業財融合的績效管理
一、 關鍵指標的設計
1、 財務指標
2、 市場與銷售指標
3、 業務;流程
4、 員工學習
二、 考核指標的實際數據
1、 從分利用業務指標
2、 業務數據的共享
3、 大數據分析
三、績效預算偏差的糾正
1、 財務如何參與到企業的績效考核之中
2、 關鍵指標的設計
3、 與業務部門的溝通
4、 在預算中體現到具體指標
5、 在執行中不斷糾正
6、 儀表盤的使用
案例分析
1、 通用汽車的案例
2、 福特的案例
3、 豐田的案例
課程總結與回顧
1.課程主要內容總結與回顧
2.答疑解惑
課程大綱
**講:對管理會計的重新認識
一、管理會計概述及職能
1.管理會計的職能
2.管理會計的技能提升
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差異
二、管理會計理論及方法
1.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
2.管理會計的主要方法
三、責任會計
1.責任會計概述
2.企業組織結構與責任中心
3.責任中心的業績評價
4.內部轉移價格與業績評價
第二講:基于項目的管理會計
一、管理會計項目核算的原則
二、管理會計項目賬戶的設置
1.管理會計項目賬戶設置的原則
2.管理會計項目賬戶的設置
3.管理會計項目各部門層次的劃分
三、管理會計項目與戰略、業務、人力的有效融合
第三講:管理會計報告體系建設
一、建立有效的管理會計報告體系
二、成熟可用的管理會計工具
1.戰略管理領域:戰略地圖、價值鏈管理等;
2.預算管理領域:全面預算管理、滾動預算管理、作業預算管理、零基預算管理、彈性預算管理等;
3.成本管理領域:目標成本管理、標準成本管理、變動成本管理、作業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
4.營運管理領域: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邊際分析、標桿管理等;
5.投融資管理領域:貼現現金流法、項目管理、資本成本分析等;
6.績效管理領域:關鍵指標法、經濟增加值、平衡計分卡等;
7.風險管理領域:單位風險管理框架、風險矩陣模型等。
第四講:戰略目標的確定與全面預算管理
一、戰略目標的確定
1.戰略目標的確定及確定依據
2.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運營中的角色
3.年度經營目標的確定及目標的分解
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
1.全面預算管理概述
1)什么是預算?預算主要算什么?
2)什么是預算管理?預算管理管什么?
3)什么是全面預算管理?
2.如何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的預算管理體系
3.全面預算編制的流程、方法及主要內容
1)全面預算編制的流程和邏輯
2)全面預算管理的方法(固定預算、零基預算、滾動預算、彈性預算)
3)銷售、生產、采購、研發、管理、資金等關鍵預算的編制方法
三、如何讓全面預算得到有效的實施
1.全面預算實施中的流程、制度和執行方法
2.全面預算實施中常見行為的剖析
3.全面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監控體系
4.全面預算的調整原則及程序
5.全面預算差異分析及績效考核
第五講:有效的成本管理與控制
一、如何從管理會計角度認識成本
1.會計角度成本報表的表達
2.從管理會計角度認識成本的表達
3.懂得成本才能控制成本
4.從管理會計角度對成本的重新思考
二、誰對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負責
1.企業成本范圍的界定
2.成本管理管什么
3.本-量-利分析
4.誰對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負責
三、有效的進行成本控制
1.成本從管理會計角度的分類及對成本控制的意義
2.成本控制的原理和要點
3.實施成本控制的思路和方法解析
4.成本控制成功的關鍵因素
課程總結與回顧
1.課程主要內容總結與回顧
2.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