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時70分鐘:時間管理的有效策略
課程主題:《每小時70分鐘:時間管理的有效策略》
主講專家:國際認證講師、首席顧問 肖鳳德 老師
時 間:1天
在一定范圍內,我們可以用一種資源替代另一種資源。但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已經失去的時間。管理者如果連時間都管理不了,那就沒什么好管理的了。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
所有職場人士每天可能都會面對這樣的困擾:
面前攤著一大堆便條,張張都標著“十萬火急”;
電腦里面有大量郵件沒有處理;
電話鈴響個不停,差不多個個都要馬上處理;
傳真文件和計算機打印出來的東西,從桌上一直堆到地上;
再過三分鐘就要開會了,可是連一點準備都沒有;
越忙越添亂,記事本所以然找不到了,一定是壓在哪份文件下頭了;
晚上突然從夢中驚醒:媽呀,我怎么把那么重要的一件事給忘了呢!
他們面對的不僅是繁忙的工作,還有來自公司、同事及下屬的壓力。各方面的壓力使他們窮于應付,卻抽不出時間做真正該做的事:解決根源性問題、統籌布局、培養下屬。壓力還使他們心力交瘁,持續處在焦慮狀態之中,在工作中難以發揮最大成效。
不止是這些,請看行動金牌經理人《時間管理》十問:
我們是怎么安排時間的?運用,投資,還是浪費?
什么是你的時間殺手?
如何讓你的團隊取得共識,專注共同的目標?
效率與效果如何通過“完美主義”法則取得平衡?
作為領導的我們,為什么感覺很忙,卻沒有績效呢?
交待下去的任務,為什么經常都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得到結果?
你參加和組織的會議有效嗎?什么樣的會議才是有效的?
為什么會議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
什么給了我們各種各樣的打擾,而缺乏整塊時間?
如何減少打擾,贏得專注?
如果您對以上的《時間管理十問》的答案并不清晰或者期望進一步加強,那么歡迎參加行動金牌經理人《時間投資與管理策略》課程。
通過本次課程,我們將研討和解決如下問題:
建立有效的時間管理觀念
認識“管理時間”與“用時間管理”的區別
認清自己工作的主要結果,圍繞主要工作結果分析工作的輕重緩急
找到導致忙碌的根源并且制定相應的計劃
掌握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工作計劃性的實用技巧
學習優先矩陣,建立輕重緩急概念
理解重要與緊迫的區別,學會專注
帕雷托原則在時間管理中的運用:找到工作中的長遠性問題,識別主要矛盾
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產生忙亂的根源針對自己的工作,尋找加強系統管理的領域并制定計劃
重要的時間管理技巧:日常任務管理
學會處理打擾
針對自己的工作,尋找加強系統管理的方法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時間管理的概念與時間觀念
掌握時間管理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給時間管理賦予定義
時間管理=選擇管理
時間管理的實質是在每個事情面前選擇正確的行動。
區分事件和行動
認識到時間管理是對事件背后的行動的選擇
時間管理的6個元素
時間管理的7個關鍵
時間管理的3種職能
走出時間管理的5個誤區
第二單元:做對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確立時間的效果
建立優先矩陣,根據重要和緊迫的具體狀況確定行動的優先次序,管理好輕重緩急。
學習有效處理三類事情的策略
讓自己成為做事有計劃、有頭腦,且有效率的人
緊迫的事情先做,保證組織的整體效率
根據對其他人的影響大小定義事情的緊迫性
重要的事情認真做,保證長遠的成效
“行思系統化個人管理”的六步驟
聯結使命
審視角色
確定目標
每周計劃
言行一致
評估小結
第三單元:把對的事情做對(Do the right thing right),確保時間效率
針對長遠性工作的時間管理技巧
制定月度計劃,并且理解為什么需要比較長遠的月度計劃
分析月度任務與每日任務在時間管理上的差別
利用大腦圖把月度項目分解成便于管理的每日活動
學習在時間管理系統中把長遠計劃納入日常任務管理
打開工作效率的12把時間鎖
時間悖論
微弱優勢法則
時間矩陣-重要緊急模型
現場練習:時間矩陣
八二法則
“完美主義法則”
有效授權與時間管理
高效的會議管理
如何對付打擾
應對拖延的8種方式
養成整潔的條理的習慣
當日事當日畢
第四單元:高效的會議管理
會議目標清晰化:先決定會議希望達成的結果
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關鍵
清晰的會議綱領及時間表確保會議效率
預先設想可能的沖突,提前化解
避免會議中的3大陷阱
會后追蹤123
對會議主持人的要求
同理心傾聽
小結與澄清
恰當地提問
理解他人
激勵他人
化解分歧
達成共識
討論而不是爭論
還有比我的更好的方法和選擇!
第五單元:六種戰略性的時間投資策略。
策略#l是專注于重要的事情。
每天問自己:“今天我該怎樣更好地使用我的時間?”如果你下面的人對他們的時間管理不善,每天問問他們:“你們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
策略#2是避免總喜歡說“是”。
這意味著你不會因為任何意外的中斷而改變你對事情的優先級安排以及你今天的工作重點。
策略#3是制定一個每日計劃并執行它。
制定每日計劃能讓你專注于重要的事情,而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瑣碎的小事上。
策略#4是創建一個以任務為中心的衡量體系。
如果我們不能以正確的方式衡量和監控結果,時間和優先級管理體系就會出現問題。對結果的衡量同樣也創建了一個問題早期預警機制。
策略#5是委以重任,但管理和調整好優先級的次序。
這使得人們可以在早期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反饋給你,這樣你就有時間做出適當的反應或調整資源的配置。
策略#6是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關系,把你的時間分配給對你而言非常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