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的:
企業的組織結構往往是職能向下的,而客戶價值往往是橫向跨部門協作整合的結果!因此,跨部門協作整合的程度直接決定了企業競爭力!
跨部門協作的的好壞取決于四個重要因素:
1)文化氛圍是否鼓勵跨部門合作;
2)組織結構、運作流程、考核指標;
3)跨部門協作與溝通的渠道與工具;
4) 跨部門溝通的方法與風格
本課程通過以上四大要素及其案例方法的闡述,旨在提升管理者:
1)重視文化氛圍、跨部門協作等軟實力;
2)認識到跨部門協作對企業中長期競爭力的重要性;
3)認識到跨部門協作的進步需要我們管理者的遠見、大局觀與整體意識、主動推進跨部門協作;
4)認識與掌握如何改進提升促進跨部門協作的文化、組織、考核、流程、溝通工具與方法風格。
本課程核心:
1. 文化氛圍如何從本位主義到整體協同
2. 流程優化如何從部門分段墻到集成端到端
3. 組織變革如何從豎向職能林立到橫向網絡生長
4. 考核設計如何從各為其主到力出一孔
5. 溝通工具如何從復雜糾結到簡單有效
6. 溝通風格如何從推諉指責到建設牲溝通
課程時長:1天(若兩天,請整合楊老師的《跨部門溝通與協作》中的溝通技能內容)
培訓對象:管理者
培訓方式:講授,案例,研討,視頻
課程單元:
課程提綱:
一、跨部門協作整合,才能在競爭中獲勝
1) 企業靠客戶生存,企業為客戶的核心只有兩條創新與效率;而創新與效率都需要強大的協作協同
2) 職能豎向組織運作VS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橫向協作
3) 為什么我們過去靠這樣的方式成功了,而現在則面臨極大的挑戰?
4) 在消費市場快速變化與迭代的時代,面對客戶必須創新個性化、快速反應、體驗良好,而這需要跨部門協作與協同作戰
5) 一切阻礙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的東西,必須從跨部門協作中去除
6) 案例:現代戰爭要打勝必須多兵種協同作戰,也就是跨部門協作的
7) 案例:華為花了5億人民幣向IBM咨詢IPD(集成產品開發)與ISC(集成供應鏈),就是集成跨部門協作
8) 案例:TCL沒落了,海爾也在痛苦中進行第三次迭代
9) 跨部門協作的影響因素:文化氛圍 、組織架構、流程運作、考核機制 、溝通工具、溝通方法與風格
二、文化氛圍——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
1) 什么組織的跨部門溝通與協作是最差的?它的文化為什么導致了極差的結果
ü 哪些文化氛圍阻礙跨部門協作協同:客戶不是第一位上司與部門是第一位、山頭文化、部門本位主義、各為其主、各自為戰、責任扯皮、相互推諉、牛皮糖拖延、攻擊性語言、見死不救、幸災樂禍、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ü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跨部門協作文化:客戶至上、大局觀、協作協同全價值鏈整體觀,主動合作與溝通意識,灰色地帶的責任擔當
ü 分組研討(5分鐘)
2) 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文化——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同時要樹典型、抓典型、建機制、廣宣傳
二、 流程優化——流程不是分段的流程,是集成的流程,是全覽的全參與的流程
1) 傳統的分段流程的弊端:各人自掃門前雪(工業時代的產物,變化慢)
2) 觀看華為流程變革與優化的小視頻
3) 我們跨部門協作流程中的問題:無明確的流程,流程對跨部門協作較少,流程已經過時了,流程不能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4) 流程優化的方向:促進跨部門協作協同,優化固化
5) 流程永遠只解決靜態問題、標準化問題、變化比較慢的問題
6) 還需要組織優化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