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
管理人員
目的:
了解管理才能知道如何管理
內容:
引論
從“ 加州火車頻繁事故”談起
—360度看管理與管理學
1. 為什么要提升管理者的經營能力?
l 從經濟理論學來說,生產具有四大要素
l 從社會的實踐和認同來看 技能與管理
l 從當前形勢發展來看
2.企業存在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管理者普遍存在和面臨的問題
l 現代管理者的三個缺乏 六個不完善
一、管理究竟是什么?
— 管理本質的探究
(一)管理的六大基本職能
l 管理的本質特點是什么:
l 案例:最值錢的鸚鵡?HBS 的學 生
(二) 企業管理與公共管理的特點
l 企業管理的特點
l 公共管理的特點
(三)管理者的層次與必要技能
l 管理者的三個層次
l 管理者的三種技能
(四)管理學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l 管理學的四大基本職能
二、管理與管理學是如何發展和演變的
(一)管理及管理學的發展歷史
1、早 期 管 理 思 想
(1)管理思想的演變
l 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中國萬里長城,西安兵馬俑。
l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1776年)在《國富論》中首次提出“勞動分工”。
l 英國數學家查理·巴貝奇(1832年)在《機器與制造業的經濟學》提出“邊際熟練”原則。
l 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最早提出重視人的因素。
(2) 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的意義
l 管理學誕生的前奏曲
2、 管理學的誕生以及主要思想及其演變(管理學的四大革命)
(1) 古 典 管 理 思 想 (20世紀初,第一次革命)
l 科學管理理論(泰 勒 \ 美國 1856-1915) —— 科學管理之父
l 為什么管理學誕生在他手上、他提出什么效率提升七倍、為何稱其為科學管理之父
l 泰勒的六大管理理論為什么具有劃時代意義?內容是什么?
l 一般管理理論(法約爾 \ 法國 1841-1925) —— 組織管理之父
l 為什么沿用至今的管理學的四大基本理論是他提出、為何稱其為組織管理之父
l 十四條原則和五大管理職能為何影響至今
l 行政組織理論(韋 伯 \ 德國 1864-1920) —— 組織理論之父
l 為什么一個大學教授也是管理學祖師爺之一,科層制與他什么關系、為何稱其為組織理論之父
l 理想的行政組織和對權力的分類對當今如何建立組織,如何準確認識和使用領導的權力。
l 三種古典管理思想的共同點和不足
(2) 行 為 管 理 思 想 ( 20 年 代,第二次革命)
l 人際關系學說 (霍桑實驗 – E ? 梅奧 )
l 霍桑實驗是管理學革命的導火索,為什么一個實驗要做八年才得出革命性的思維。
l 人性假設理論 (道格拉斯、麥克雷戈 )
l 人到底是什么?與我國三字經的人之初有何同于不同?對今天的人的管理有何借鑒作用?
l 需要層次理論 (亞布拉汗 ? 馬斯洛 )
一個在學術上站不住腳的理論,卻至今被人津津樂道?這是為什么?
l 不成熟–成熟理論 ( 阿 吉 里 斯 )
(3) 定 量 管 理 思 想 ( 40 年 代, 過渡時期)
l 為什么把運籌學、統計學、電子計算機用于管理決策和提高組織效率。力求減少決策中的藝術成份的管理思想竟然只是曇花一現。
(4)系 統 權 變 思 想 ( 60 年代,第三次革命)
l 第三管理革命為什么那么出奇,竟然出現那么多管理學大師,
l 為什么又把第三次管理學革命稱之為《現 代 管 理 叢 林》
l 對十一大管理叢林大師的簡介
社會系統學派 巴 納 德 (現代管理理論“鼻祖”) 決策管理學派 赫伯特·西蒙(現代決策理論“鼻祖”)
系統管理學派 卡斯特、羅森茨韋克 經驗主義學派 彼得·德魯克、戴爾
權變理論學派 盧山斯、伍德沃德 管理科學學派 泰勒、伯法、馬克蘭特
管理過程學派 法約爾、孔茨、奧唐納 人性行為學派 梅奧、麥格雷戈、馬斯洛
經理角色學派 明茨伯格 社會-技術學派 特里斯特 經營管理學派 布 里 奇
(5) 企 業 文 化 思 想 ( 80 年代,第四次革命)
l 信息時代的管理思想變革 的導火索
l 現代管理世界四個基本特征: 信息化、網絡化、知識化、全球化
l 現代管理世界的四大大創新: 管理思想創新 經營目標創新 經營戰略創新 企業組織創新
l 為什么企業文化是現代管理的最新發展?現代企業文化主要內容是什么?
l 管理現代化表現在那幾個現代化
1、 管理思想現代化 —— 2、 管理組織高效化 —— 3、 管理方法科學化 ——
4、 管理技術計算機化 —— 5、 管理人員專業化 —— 6、 管理方式民主化 ——
三、現代管理發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