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成功的企業有一個不可否認的共同點就是組織成員之間有著成功而有效的交流、溝通和影響。人員開發對組織的成功日益重要,有效地利用人力資源是組織取得高績效的基礎。
領導力就是影響他人的過程,領導者的性格決定領導風格。領導者不能用自己的固有的領導風格領導所有的人,尤其是在當今激烈變化的市場環境下,“五代同工”局面處處存在,人與人的性格、能力、意愿也大相徑庭。即使同一個人針對不同的任務,其表現出來的差異也非常巨大。領導者若想提升領導效能,必不能“一藥治百病”。情境影響領導力的發揮,我們需要根據員工的能力、意愿的變化而動態地發揮領導力。
課程效益:
● 學員能夠準確地根據員工的意愿、能力進行診斷,識別員工的準備度
● 學員能夠深刻地根據自己的關系行為和工作行為,識別自己的領導風格
● 學員能夠靈活地運用自己的領導風格,匹配員工的準備度,提高領導效能
● 學員將獲得領導力的反饋,并進行持續不斷地改進
課程結構:
在組織中,公司的目標通過組織和崗位設計而進行分解和傳遞的,員工的職責和能力基于崗位要求而發揮績效的。通過定義員工的績效因素,識別員工的準備度,匹配適合的領導風格,從而動態地發揮領導力。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部門經理、團隊經理、績優主管和具有人員管理職責的經理
課程方式:現場講授、案例分享、角色扮演、團隊共創、影片學習等
課程大綱
第一講:如何影響員工的績效
一、學習管理和領導學的建議
1. 為什么學習情境領導?
1)組織技巧模型:三種主要技能
2)如何做到一致公平地對待員工
課堂活動:組織中五類代表人物
3)影響他人行為的兩個績效變量
體驗活動:你的力量夠大嗎?
4)應用情境領導的三個步驟
2. 領導與管理的區別
1)管理者和領導者
2)領導和有效領導的區別
3)領導者、領導力和領導風格的定義
4)民主型和獨裁型領導
課堂討論:你心目中的領導特點
二、實施影響力的方式與過程
1. 領導者需要像醫生那樣思考
1)診斷
2)適應
3)溝通
2. 領導力自我評估
3. 分解工作,揭示真正的任務
1)明確工作內容
2)對工作進行分解
3)對組織中五類代表人物的工作進行分析
實際操作:員工的崗位工作分析
第二講:員工狀態的評估標準
一、員工狀態的定義與分類
案例分享:給一個感冒病人治病
二、員工狀態的評估
1. 績效準備度
1)能力
2)意愿
3)準備度提示
案例分析
影片學習:員工狀態的影像分析
2. 績效準備度狀態
1)如何決定準備度
2)準備度的級別
3)辨別準備度的差異性
案例分析:判斷員工的準備度級別
第三講:領導者的應有領導行為
一、領導模式理論——情境理論
1. 領導特質理論
2. 管理方格理論
3. 領導情景理論
二、領導風格
1. 領導風格分析
1)工作行為
2)關系行為
3)影響領導風格有效性的因素
2. 領導行為模式
1)高工作、低關系
2)高工作、高關系
3)高關系、低工作
4)低關系、低工作
案例分析:識別領導者的領導行為
第四講:隨境而變的情境化領導力
一、情境化領導力模型
1. 員工的準備度
2. 領導的風格
3. 員工準備度和領導風格匹配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情境模擬:車輪大戰,以相應的領導風格匹配員工的準備度
第五講:如何提升員工的績效
一、分析兩種循環模式,有效提升員工績效
1. 研究績效下滑的原因
2. 員工狀態退化循環模式
3. 員工狀態發展循環模式
4. 將精力集中在績效問題上
案例分析:公眾演講——績效提升
案例分析:公眾演講——績效不穩定
二、領導行為反饋
1. 實施領導的三個步驟
2. 個人領導力優劣項分析
1)十二個情境問題
3. 經理承擔的角色
1)對員工抱有信心
2) 將關系行為作為獎勵
沙盤模擬
三、承擔領導責任
1. 職位權利
1)強制權
2)關聯權
3)獎賞權
4)法定權
2. 個人權利
1)關照權
2)信息權
3)專家權
3. 權力和領導風格
四、360個人領導力分析報告
1. 個人領導風格(主要和次要)診斷
2. 領導風格應變度評析
3. 領導風格改進建議
課程總結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