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政界、企業界的人,在用人問題上常存在一個困惑:知道需要用能人,也迫切需要英才相助;但假如真遇到了能人,尤其是某些方面能力超過了自己的能人,卻滿腹狐疑,懼怕了起來——想用又不敢用。葉公好龍。
一、韓信何許人也?
1、韓信的籍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家庭境況介紹。
2、韓信的早年經歷。
3、韓信的興趣與志向。
二、韓信投軍
1、項羽賬前侍衛(郎中)
2、不安份的逃兵
3、漢王的治粟都尉
4、蕭何的舉薦
三、從基層干部,到高級職業經理人
1、劉邦出人意料地拜將
2、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3、彭城之敗,劉邦的事業陷入低谷
4、韓信獨擋一面:定魏、滅趙、服燕
四、修武第一次受委屈
1、劉邦滎陽慘敗
2、劉邦成皋慘敗
3、盡奪韓信之兵
4、韓信受命重新招兵攻齊
五、具備了三分天下的實力
1、奇襲齊國
2、擊殺龍且,滅齊
3、要求當齊王
4、有人勸韓信三分天下獨立
六、從楚王到階下囚
1、要挾劉邦共分天下
2、率六十萬大軍打敗楚霸王項羽
3、定陶第二次失兵權
4、兔死狗烹之嘆
七、提出具體問題
1、韓信長時間掌控著劉邦軍隊的主力,為何卻不能讓這些軍隊姓韓?
2、武涉建議韓信背叛劉邦,三分天下,條件相當成熟,韓信為何不干?
八、點評分析(略):
引申思考:
劉邦與韓信的合作,幾乎完全基于利益,劉邦想利用韓信的才能爭天下,韓信想利用劉邦的平臺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他們之間的關系,相當于雇主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系。
中國的企業,如何實現雇主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系和諧?現在是個頗有挑戰性的問題。
說明:本節課將采用事例研究法芝加哥模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