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對象:
希望通過更有效的時間管理來提高工作績效的員工、經理及主管。
課程目標:
2 明確工作目標,合理規劃,提高個人工作效率;
2 有效授權,以從事更重要的工作;
2 采用系統的時間控制方法來控制自己的時間;
2 改變拖延習慣,排除干擾因素,減少延誤工作的各種借口;
2 學會對不合理的要求說NO;
2 建立對事情重要性與緊急性的正確認知,學習妥善安排工作優先順序,讓你的管理工作更有節奏感;
2 養成有效的處理日常事物的習慣,最有效的利用時間;
課程亮點:
2 將生活工作人生有效結合,將態度行為結果有效結合,將淺層表層深層有效結合,將領導管理上司下屬同事有效結合,將人性性格行為經歷有效結合,因為萬事是互相效力的,厘清關系有效互動才能真正實現思想的轉變身份的轉變行事方式的轉變角色的轉變!
課程背景: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毫無目的地看電視或閱讀雜志,總覺得無意義,但仍繼續地看下去,就連廣告也全看了。直到夜深,變得身心疲勞,才抱著棉被入睡。但是,第二天又重復著同樣的事情……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重復做這樣的事,或是幾個小時,或是瞬間,但其后回想起來,感覺非常空虛?
有的經理人一天到晚看上去非常繁忙,似乎有許多事情等著他去做;而有的人卻悠然自在,完全看不出他是一個管理著上億資產的大老板?
人們把越來越多的工作塞進同一個時間容器,從而使自己處于極度緊張的壓力之下,直到最后,壓力過大導致容器爆炸?
時間管理其實就是自我管理?
第一節 有關時間管理的幾個誤區
2 誤區一:時間管理只不過是強迫癥行為的另一種解釋;
2 誤區二:時間管理泯滅了個人的自發性和樂趣;
2 誤區三:也許我可以管理好我自己,但是我的公司卻一團遭;
2 誤區四:存在萬能風格;
第二節 做事如何講究輕重緩急
2 ABC法;
2 目錄卡/報事貼法;
2 任務盤存法;
2 回報法;
2 帕累托法則;
第三節 做事拖沓——時間的竊賊
人的拖延原因:
1)工作越多、壓力越大越容易拖延,“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
2)對工作不認同、不感興趣而抵觸,造成拖延;
3)追求所謂的“周到完美”,太想把事情做好,導致遲遲沒有行動;
“拖延病”:
1)在工作清單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先做,重要的工作卻越拖越久;
2)每次都下決心開始做事,卻遲遲無法動手;
3)不容許別人占用或浪費自己的時間,但自己卻不珍惜時間;
4)總是幻想等“好心情”或“好時機”時再去做重要的工作
;5)本來在進行一項工作,但一受到外面影響就立刻拋下;
6)欺騙自己,“明天會更樂意做這件事”,但第二天同樣也沒有工作熱情。
2 做事拖沓的實質;
2 你為什么會拖沓;
2 你為何事而拖沓;
2 造成拖沓的八大因素;
第四節 自我控制的心力
2 職業生涯發展
2 戒定慧
2 四個重要的問題
2 人生職場的三個圓圈
2 煩惱之毒
2 正確的觀念與正果
2 人緣
2 人際關系助你節約時間
第五節 對時間的認知
2 舊約圣經論時間
2 保持生命的彈性
2 擴展視角
2 自檢:有沒有開始出現如下問題
2 改善事物的基本法則
2 時效與資訊
第六節 時間管理的方法
2 時間的六個劊子手
2 管好時間的法則
2 時間管理原則
2 每天三個10分鐘
2 主管的時間劃分
2 優先矩陣
2 會議管理與執行原則
2 日本人開會的規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