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遺傳育種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5年戴景瑞考入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先后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63年從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先后擔任科研助理、講師、副教授、教授;1987年至1994年擔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副主任、主任;1995年擔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1998年擔任中國農業大學國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戴景瑞多年來一直從事玉米遺傳育種和生物技術應用研究 。堅持玉米種質創新,育成多個玉米自交系,親自育成玉米雜交種十余個;在世界上首次用細胞工程技術闡明C型不育性與專化感病性的關系,解決了C型不育系對C小種敏感的難題;育成中國第一代轉基因抗蟲玉米新品種;提出玉米雜種優勢與基因沉默有關,并克隆了相關cDNA片段;構建了中國第一張玉米分子標記連鎖圖。
戴景瑞四十年如一日地奮斗在遺傳學和作物遺傳育種的教學與研究第一線。他先后主持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高技術項目以及農業部、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市下達的多項科研任務。20世紀60年代,他首先實現中國玉米雙交種三系配套用于玉米種子生產。70年代,他育成"農大54號"。此后,他相繼育成"P138"、"綜31"等優良自交系和"農大60"等高產、優質、多抗玉米雜交種19個,在全國20多個省市推廣6000多萬畝,增收玉米30多億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