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一帶一路網記者來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簡稱國研院),對研究員董漫遠進行了采訪,就當前國際形勢下“一帶一路”在中東地區的建設情況和發展前景做了深入解讀
董漫遠,現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研究員,深耕中東問題研究。曾在中國駐埃及使館任二秘,在中國駐土耳其使館任一秘、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和核心期刊《國際問題研究》主編。主要著作包括《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藍皮書(2009/2010)》、《國際風云錄(2008/2009)》、《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評估及政策選擇(2010-2020)》等。
疫情下,美國在中東對中國的打壓效果不彰
中國一帶一路網:當前國際形勢中哪些因素影響著“一帶一路”在中東地區的發展?
董漫遠:現在“一帶一路”建設在中東面對的主要問題,一個是近期中美關系比較緊張,還有一個就是今年的疫情。
中國一帶一路網:近期中美關系的緊張在中東地區有怎樣的表現?
董漫遠:舉例來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不斷向以色列施加壓力,比如說我們中國香港的企業和記黃埔,本來跟以色列方面簽了一個協議,承擔了以色列的一個海水淡化工廠的項目。這個項目投資很大,如果建成的話,將會是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海水淡化工廠。但美國向以色列施壓,把這個項目取消了。當然,這類問題并不能從根本上顛覆中以關系,以色列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那么如果把美國的做法概括起來,是這么幾個動向。首先是多年不用的冷戰手段拿出來了,把中國形象妖魔化,這是新冷戰的表現,目的就是讓其他國家防范你、厭惡你、懼怕你;其次也包括構建意識形態“鐵幕”,用各種借口,攻擊你的執政黨和你的國家制度;再者還有以撤銷或者減少對中東國家的保護相要挾。
中國一帶一路網:美國的這些做法現在效果如何?
董漫遠:截至目前,效果不彰。我們可以看看中東各國對于美國想要構建的這個意識形態鐵幕的反應,沒有哪個國家領導人公開認為中國的制度模式對他們構成威脅,或者對我們的意識形態發出指責。這些國家大多在鞏固本國國家制度,而沒有去觸及到美國所期待的本質問題。
中國一帶一路網:那么效果不彰的原因是什么呢?
董漫遠:根源上講,美國是底子沒打好。美國從來沒有以兄弟姐妹這個身份來對待中東國家,從來都是居高臨下,是傲慢的。首先美國價值觀在中東水土不服。中東是伊斯蘭世界的心臟地帶,其價值追求和美國的主流價值追求是格格不入的;其次,美國在中東問題上奉行雙重標準。這種雙重標準的根源,就是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同特定的國家、民族、宗教掛鉤。
再從現實角度講,疫情期間,中東各國經濟全部是負增長。眼下疫情的打擊使中東國家產生兩個燃眉之急。一是怎么控制住疫情,二是怎么來復產。這兩方面缺一不可,不復工復產,大量的青年失業,大量的草根階層生活無著,所以政府需要通過戰勝疫情、增加就業和改善民生來鞏固政權。
而在解決這兩項燃眉之急方面,美國沒有作為,有作用的,有能力起作用的,是中國。上個月召開的中阿合作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上,22個阿拉伯國家就表達了強烈愿望,希望中國能通過合作來幫助他們戰勝疫情,復工復產。
▲ 中阿合作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現場
美國效果不彰的領域,恰是中國的長處
中國一帶一路網:您講到在抗擊疫情方面美國沒有幫助到中東國家,那么中國是怎么做的呢?
董漫遠:習近平主席在世界衛生大會上講,中國為發展中國家抗疫要提供20億美元的援助。這20億里面有相當一部分是準備要投向西亞北非的。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公布的信息,我國現在有13種新冠疫苗投入了臨床實驗,其中有兩款疫苗在中東對6萬多人展開臨床測試。這6萬多支疫苗打下去,產生了抗體,沒有負面反應。
習主席也表示,我們的疫苗一旦出來,要作為全球公共產品,要有可負擔性,讓人家負擔得起?,F在的全球抗疫公共產品領域,中國是最大的生產國和供應國。
現在,摩洛哥國王說全國人民都要用中國疫苗;阿聯酋決定用中國疫苗;埃及決定用中國疫苗;土耳其有兩萬多醫務人員正在做中國疫苗的臨床測試。
▲ 5月18日舉行的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來源:新華社)
中國一帶一路網:那么在幫助中東國家復工復產方面,我們有怎樣的優勢?
董漫遠:在復工復產方面,中東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大量的個體戶和小微企業倒閉。我們長三角、珠三角這些地方,在盤活巨量的小微企業方面經驗十分豐富。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優勢的問題。比如說歐洲、美國如果想幫助中東國家去救活中小企業,他們的成本太高,中東的企業根本對接不上,也沒有能力去對接,而且小微企業本來生存能力就弱,承接不了這么大的成本。
而我們成本相對比較低,更貼合實際,所以我們的小微企業就好比種子,中東國家好比土地,我們到了那個地方就可以生根、開花、結果。
疫情之后,中東“一帶一路”將有井噴式發展
中國一帶一路網:當前疫情對于中東“一帶一路”建設有怎樣的實際影響?
董漫遠:中東北非地區的 “一帶一路”項目有些確實受到了疫情影響,但是沒有完全停滯,有些還是繼續在運作,比如埃及蘇伊士合作園區,現在幾乎沒有受到什么影響。
我們在阿爾及利亞,在突尼斯,在摩洛哥,在土耳其的項目都沒有受到影響。雖然我們的員工現在由于疫情進不去了,但是留在那邊的員工可以繼續發揮作用。
▲ 中國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小企業工業園(來源:商務部)
總體來說就是,從規模上看略有萎縮,但是目前我們還沒有哪個項目因為疫情被取消。有些項目可能會拖延,比如說三年的工期拖到四年。但是事物都是相對的,疫情一過去,我認為它會有一個井噴式的發展。疫情一解除,中阿關系、中非關系必將是大發展。
中國一帶一路網:面臨著這樣的發展機遇,處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未來“一帶一路”在中東應該怎樣建設?
董漫遠:第一,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要重視衛生健康“一帶一路”的建設,要跟中東各國合作,把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體系和能力建設起來,這是每一個中東地區國家都需要的,這方面我們也是有工作空間的。
第二,“一帶一路”項目要更加的親民,更加的扎到草根里面。最簡單的標準,首先是要考慮,一個項目過去了,能給當地帶動多少就業。就業是涉及到了人民生存問題的事情。它的產業水準并不高,不一定都是科技密集型的項目,而可以是人員密集型、勞動密集型,這是這些國家所需要的。所以我們的“一帶一路”項目,如果都瞄準拉動就業,解決人民切身的問題,這些項目也就具備了生存能力。
第三,在維護安全、匡扶正義方面,我們可以展開合作,比如提供人員培訓,加大對地區熱點問題的建設性介入等等。
第四,民心相通,要關注人民之間的交流。在人文領域,就得貼近生活,貼近人民,貼近草根,貼近人之常情,甚至貼近兒女情長,主旋律就是人民友好,這才叫方可奏效。
第五,也是很重要的一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如果有缺點有錯誤就不怕別人批評,只要別人的意見對中阿友誼有好處,對深化人民的團結合作有好處,那就可以聽取。這是一個正確的態度,對于化解對我們的妖魔化抹黑,也是有積極作用的。
任何國家的人權、制度、道路、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權問題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黨的十九大里也講到了,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要為人類的發展進步做貢獻的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