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員,博士,博士后。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心(CARD)教授,博導,農村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現代農業與農業投資研究所所長。2001年10月—2002年11月,由教育部公派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展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研究,從事水資源、環境管理方面的合作研究。2006年1月—2006年7月,在泰國朱拉隆貢大學做合作研究,對泰國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安排進行研究。2010年9月-2011年6月,以富布賴特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進行富布賴特項目研究,研究美國農業非點源污染政策設計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近年來,主要從事資源與環境管理、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在水資源管理、農村能源高效利用、經濟發展效率評價、農業綠色發展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等縱向基金項目10余項, 通過以上一系列資源與環境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積累,已經開展了大量實地調查,掌握了大量一手數據資料,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并發表了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研究成果。近年來,在Energy Policy, Energy Economics, China & World Economy,《經濟研究》《中國農村經濟》等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80多篇。獲得浙江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2項。出版的相關著作有:《節水農業經濟分析》、《非市場產品的價值評估》、《灌區水價改革及其影響研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設計與選擇研究》。
通過以上項目研究,積極參與國家政策設計與制定之中;作為浙江大學智庫人員,積極撰寫政策建議,為國家政策的制定獻計獻策;作為現代農業與農業投資研究所所長,積極為企業發展提供專業的咨詢與指導工作,希望在中國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貢獻自己的力量。
榮譽稱號
2008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2010年中美富布賴特研究學者
研究方向
資源與環境管理
農業與農村發展
資本投資與農業現代化
農村發展
教學課程
《管理學原理》
《農業經濟管理》
《資源經濟學》全英語教學
《管理學專題》
《現代企業管理》
· 資源經濟學(碩士研究生)
· 高級宏觀經濟學(直博生)
· 宏觀經濟學(英,直博生)
· 中級宏觀經濟學(碩士生)
· 宏觀經濟分析與政策(MBA, MPACC)
·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普通高校本科生)
· “經濟學經典文獻選讀”(碩士生)
· 計量經濟學(普通高校本科生)
· 經濟學經典文獻選讀
培訓課程
· 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
· 中國農業融資模式研究
·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發展設計
· 循環經濟發展的中國特色
· 鄉村振興戰略研究
· 中國農業發展趨勢研判與資本投資角色
學習工作簡歷
2010.08——2011.07年度"中美富布賴特研究學者" , 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
2006.01——2006.07,泰國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大學進行項目研究,“A Stud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for IMT in Thailand”, funded by Asian Scholarship Foundation, Grantee No. 05165. Asia Fellow of the Asian Scholarship Foundation, an organization funded by a grant from the Ford Foundation.
2001.11——2002.11 國家公派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展研究中心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研究。
2000.12——2003.04 入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后站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曲福田。
1997.09——2000.07 于沈陽農業大學經貿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1990.09——1993.12 于沈陽農業大學林學院獲農學碩士學位。
1984.09——1988.06 于蘭州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士學位。
1988.06——1997.07 沈陽農業大學基礎部工作。1994年7月晉升講師。
1997.07——2004.02 沈陽農業大學經貿學院工作,1999年6月晉升副教授。
2004.02月——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浙江大學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工作。
教授(2004年12月)。
2006.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浙江大學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工作,教授、博士導師(2006年5月)。
2008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
主持課題情況
主持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環境管理轉型路徑及政策創新研究”(14ZDA070), 80萬元.
主持200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資源環境稅收政策研究”(09AZD043), 項目期限: 2009.12.30-2012.12.30,資助金額為 20萬元。
主持2014年度浙江省自然基金重點項目,“浙江省近海水產養殖規模化演進及其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設計研究”,LZ14G30001,2014.1-2017.12。
主持2017年浙江大學培育項目,“公共投資與綠色農業發展資本積累:傳導路徑及其效應評價”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工作搜尋、社會資本、職業流動與新生代農民工城市融入:機理與實證”(批準號:14YJA790010),2014.7.3-2016.12。31日,10萬元。
主持2013年度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社會資本與城鎮郊區非點源污染治理合作機制:機理與實證”,項目期限2014.01.01-2016.12.30,12萬元,項目編號:20130101110144。
2010年9至2011年6月,在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進行為期10個月的富布賴特學者項目研究。承擔了富布賴特項目(項目期限:2010年9月1日——2011年6月30日),“美國農業非點源污染政策設計: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農村水環境管理機制設計,項目期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資助金額為20萬元。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農業水資源與環境管理及其政策研究”, 課題編號: 2007JJD630014, 項目期限2008.1-2010.12,資助金額為20萬元。
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浙江省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環境保護補償機制研究”,資`1助金額25萬元。 項目期限2008.1-2010.12。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Z607126)(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 evaluation on Chinese training programs of antipoverty issues in African and Asian countries”, funded by the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 £22,000 , the grant will start on 18 January 2008 and end on 31 December 2008, GRANT REFERENCE NUMBER AG 5026.
A Stud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for IMT in Thailand Asia Fellow of the Asian Scholarship Foundation, an organization funded by a grant from Ford Foundation
出版著作
1. 韓洪云,梁海兵。農民工城市就業:搜尋渠道與匹配路徑,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年5月第一版。
2. 韓洪云,夏勝。論中國農業資本深化,2018年12月,浙江大學出版社。
3. 韓洪云,楊增旭,蔡書凱,“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設計與選擇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390千字,ISBN978-7-308-1306-3。
4. 韓洪云,趙連閣著,《灌區水價改革及其影響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ISBN978-7-308-05584-0。
5. 韓洪云,趙連閣著,《節水農業經濟分析》,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12月,12/15萬字。ISBN 7-109-07291-6/F.856
6. 張巨勇,韓洪云著,《非市場產品的價值評估》,農業科技出版社,2004年9月, 10/2
7. 韓洪云編著教材:《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1日出版,383千字ISBN978-7-308-08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