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領域
生產管理 > 現場管理
適合行業
電力能源行業 生產制造行業 政府機關部門 教育培訓行業 其他
課程背景
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客戶對企業的成本要求是不講任何情理,同行競爭者低價搶訂單越來越普遍,員工的工資要求越來越高,材料供應商總是以各種理由想漲價。在內外夾擊下,企業如果不通過成本革命,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必將失去競爭機會。在市場競爭現實面前,哪怕競爭對手比你的價格低1角錢,客戶也毫不含糊轉移訂單。制造企業中,材料成本往往占據約60%的比例權重。如果對采購成本控制不嚴,公司將導致成本高企,輕則讓企業財務報表虧損,重則讓企業失去客戶的訂單而倒閉。 產品質量不穩定,頻繁返工和處理市場退貨,造成品質成本居高不下。產品設計不是追求精益化,形成設計出來的產品就天然是高成本的狀況。基于此現象,結合中國制造行業的激烈競爭狀況,從成本的定義與分類,如何降低采購成本,如何降低生產生產,如何降低質量成本,如何降低設計成本,如何降低運營成本等方面來探討。讓從事制造業的管理人員認清成本管理的本質和重要性,并運用先進的分析管控方法,提升公司成本競爭力。
課程目標
●了解成本的構成及分類 ●破解成本的本質和密碼 ●掌握財務概念量本利分析模型及盈虧平衡點 ●掌握影響企業利潤的主要因素以及敏感度的分析 ●掌握成本降低的控制方法(四個維度四條主線) ●掌握如何提高人均產值的方法 ●掌握如何消除生產和運營浪費的方法 ●掌握質量成本管控和降低的方法 ●掌握OPE/OEE的主要計算方法
課程時長
五天
適合對象
全體中高層管理人員、車間主管及采購員、工藝員、財務人員等
課程大綱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引導理念篇
案例分析:大家看一下三個關于售價,成本,利潤的等式
1.售價=成本 利潤
2.利潤=售價-成本
3.成本=售價-利潤
就數學的意義來說,以上三個公式是完全相同的。但就企業經營的思想來說,確實大不相同。下面舉例說明。
1)售價=成本 利潤的含義是:生產的成本是100元,利潤定為成本的20%,即20元,售價就定為120元。此種思想稱之為“成本主義”。這種產品大都屬于獨占性的商品,消費者沒有選擇的余地,要不要隨您變,也就是所謂的賣方市場,這種市場未來將越來越小。計劃經濟普遍實行的是這種定價模式
2)利潤=售價-成本的含義是:商品的售價是100元,現在的成本是90元,那么利潤就是10元。售價若降低至95元,成本仍是90元,或也降低到88元,利潤也就跟著降低。利潤取決于市場價的高低。此種思想方式稱之為“售價主義”
3)成本=售價-利潤的含義是:公司的目標利潤是20元,現在商品的售價是100元,那么目標成本就是80元。如果市場的售價降至90元,但目標利潤仍是20元,因此必須加倍努力將目標成本降到70元。這種以營利為目標來設定目標成本的思想方式,就稱之為“利潤主義”。
引導結論:
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下,商品的售價受市場供需的影響,所以受價的高低不是企業自己決定,而是由市場決定,要想取得一定的利潤,只有從內部成本這個方向來挖潛了,因此,成本管控是企業的一種戰略,也是企業的重心,而制造成本基本上占比總的成本約70%,企業只有重點管控好制造成本,才能做到適應市場的價格波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但是,從全廠角度來說,成本管控如果要從根本性改變,還需要從源頭技術開發部門入手,輔之以管理角度的成本管控方法。這樣,企業的成本競爭力可以處于同行業的優秀水平。
第一部分:理念篇
第一講:企業成本分類管理架構的概述
一、成本定義和成本意識
1.成本的狹義和廣義理解
2.部分員工不好的成本意識
1)不合格品返工的人工和電耗
2)水龍頭沒關緊流走的水費
3)二手空閑,浪費的時間
4)我不是老板,成本與我無關
5)公家的東西,不用白不用
6)節約了成本,我又沒什么好處
3.員工應有的正確成本意識
1)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大河沒水下河干
2)良好的心態改變,才能取得職場的成功
3)在不需要的時候,立即關水、關電
4)安排好工作日程,提高工作效率
5)合理利用工作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6)確保工作質量,減少返工返修產生的費用,爭取一次就做好
7)使電腦的利用率達到最高水平
8)未經審核的文件不打印
9)不重要或不需存檔的文件用廢紙打印
10)采用高效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二、成本分類A
1.制造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費用)
2.管理成本
3.銷售成本
4.財務成本
三、成本分類B
1.固定成本
2.變動成本
3.混合成本
四、采購成本包含項目
1.購買成本
2.運輸成本
3.保管成本
4.隱形成本
五、成本管理職能如何設置才科學
1.采購部門內部設置的優缺點分析
2.財務部門內部控制的優缺點分析
3.互相制衡的成本控制架構分析
4.如何設置開發,采購,成本核算,財務復核的互相制衡的管理架構
5.成本管理的責任人到底是誰?
討論:我們每一位員工才是成本管理的責任人
案例:美的集團采購部門與財務部門成本控制模塊的互相制衡的組織架構分析
案例:為何某臺資企業每月柴油費支出異常占比奇高?一個架構調整就每月節省50多萬元柴油費用支出!奧秘何在?
第二部分:方法篇
第一講:技術降本,決定80%產品成本
1.過剩品質
2.再生部品
3.部品數減少
4.部品的共用化
5.材料費用低減
6.材質變更
7.結構變更
8.加工工藝變更
9.競品拆解分析,逆向分析找差距和對策
案例分析:某上市公司家電企業通過工藝技術降本:年度工藝降本合計7300萬元
且單臺人工加工費由5元降低到3元
案例分析:某日子汽車工廠通過M1大鈑金素材減薄專案,單臺車節約90元/臺(內板57元、外板33元)
第二講:采購降本的四個層次和6大招式
一、采購四個層次
1.四流采購拿刀亂砍價
2.三流采購靠口才議價
3.二流采購依專業分析價格
4.一流采購輔導供應商改善降低成本
二、財務知識關于量本利模型分析,找出盈虧平衡點
實戰練習:開餐館的保本點分析
三、六大采購成本降低招式
四、核價流程法
案例分析:某上市公司的包材、塑料件、鈑金件、電子件等采購物料的核價模型及公式
五、工藝技術降低法
案例分析:銅管加工工藝改變,節省材料和人工50%
案例分析:銅鋁連接管的工藝降本,節省材料60%以上
六、談判法
1.談判的準備及時機
2.談判的對象
3.談判的籌碼
4.談判的意外消除
5.談判達成環節
6.談判總結
案例分析:采購談判讓步8種策略分析
案例分析:家樂福采購32陰招應對供應商技巧
七、招標法
1.什么是明標?
2.什么是暗標?
3.什么是明暗結合招標?
4.招標要注意的法律風險
5.哪些物流可以招標?哪些物流不能招標?
案例分析:上市公司美的集團的招標文件和流程解讀
八、戰略供應商布局法
1.為什么要有戰略供應商管理制度?
2.哪些符合條件的供應商可以成為戰略供應商?
3.戰略供應商如何管理?
4.戰略供應商的吸引力在哪里?
5.如何讓不符合公司發展的供應商退出戰略供應商?
案例分析:某外資公司戰略供應商管理條例
九、套期保值法
1.股票與期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分析
2.期貨的風險在哪里?
3.分析期貨交易商品種類,哪些商品是你公司需要的?
4.計算你公司的月度年度使用量
5.制定公司套期保值管理制度
6.套期保值的原理和本質
7.套期保值的資金管理與交易授權管理
案例分析:某出口型企業的有色金屬銅商品的套期保值操作流程
第三講:生產降本,嚴控料工費
一、定額法
案例分析:某企業制定的工時定額,材料定額
二、標準成本法
案例分析:臺資企業的利差報表分析
三、目標成本法
案例分析:某企業的競品分析
四、消除浪費法
1.七大浪費
1)搬運
2)庫存
3)動作
4)過量生產
5)過度加工
6)不良品
…..
案例分析:某30億級別企業的七大浪費改善匯報,節省3000多萬元
第四講:精益管理降本,實行專項突破
1.人力成本降低
2.品質成本降低
3.OEE改善
4.精益物流改善
5.組件供貨
6.提案改善
案例分析:某上市公司通過線平衡分析調整,人力減少20%,產量增加58%
案例分析:某家電廠實行管理降本項目,將單臺人工費由6元下降了一半至3元。年節省人工費1500萬元,奧秘何在?
案例分析:某公司通過搬運物流改善,縮短交貨周期60%,庫存降低2000多萬元
案例分析:某服裝廠通過提案改善,電費每月節省3萬多元,效率提高40%
第三部分:推行篇
第一講:如何推進全面降本工作
1.成立全面成本管理委員會
2.財務統籌,定好指標,分田到戶
3.例行匯報機制
4.定期檢查
5.獎勵考核機制落實
6.改善循環
案例分析:某企業的全面成本管控標準流程及組織架構,項目運作全案
第二講:實操輔導
學員自帶自己公司的案例,老師參與討論,并給出改善意見
課程標簽:生產管理、現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