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經驗萃取是內訓項目的智慧之金,是品質課程的保障;
經驗萃取是人才梯隊的棟梁之木,是人才培養的抓手;
經驗萃取是知識管理的源頭之水,是知識寶庫的素材;
經驗萃取是部門業績的發展之火,是標桿復制的模板;
經驗萃取是組織經驗的扎根之土,是組織發展的基礎。
經驗是組織最寶貴的資源之一!也是內訓項目成功的關鍵!
而經驗作為一種隱形知識,隱藏在員工的心智和行為當中,
經驗萃取存在難發現、難提取、難整理、難應用等問題,
本課程以關鍵價值為視角,任務導向為抓手,表單工具為輔助,
邊學邊做,帶領內訓師完成經驗萃取、課程開發、課件制作、授課呈現閉環,
打通經驗萃取與課程開發的關鍵節點,讓內訓師能夠開發出真正有價值的課程!
【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講授與訓練,學員在課程結束后能夠:
1.使用《5W2H培訓需求分析表》確定課程主題及學習目標;
2.在《課程目標設計參考表》的輔助下,運用通用目標法撰寫所開發課程的學習目標;
3.運用《最佳實踐萃取表》萃取出一個崗位實踐經驗;
4.運用《課程設計與開發表》設計課程主體結構及各關鍵要素;
5.使用定制化PPT模板制作做開發課程的講師版PPT課件;
6.運用課堂所學授課技巧,完成5分鐘課程試講。
從而提升學員的培訓力及影響力,促進學員績效提升及職業發展;推動組織經驗沉淀和人才發展,打造高效學習型組織。
【課程特色】
輸出成果:課程以工作坊的形式,課前讓學員選擇本次開發的課題,以課題為抓手進行課程學習及訓練,實現任務驅動。項目結束后,學員輸出《5W2H培訓需求分析表》、《課程目標設計參考表》、《最佳實踐萃取表》、《課程設計與開發表》、《講師版PPT課件》、講師授課視頻。
匹配工具:基于標準課程開發流程,匹配四大經驗萃取與課程開發工具,工具100%覆蓋課程設計與開發流程,有效輔助學員進行課程設計,更可直接應用于未來的課程開發,讓課程設計有”表“可循。
教練結合:”一步一練,現炒現賣“,打造強交互的沉浸式課堂體驗,幫助學員在實操中理解、吸收和應用。設置主題分享考核,還原實際內訓場景,強化內容落地,亦可對課程輸出成果進行驗證及評估。
【學習對象】
企業專/兼職內部培訓師、業務專家、管理人員等對課程開發技術有真實需要的人群
【學習時長】
3天2晚,每天標準課時6小時
【課程大綱】
第一天
《出“課”拔萃:經驗萃取與課程開發工作坊》
破冰游戲:你心中的好老師畫像
1.從心出發 — 內訓師的角色認知
2.1.1 自我認知
3.1.1.1 內訓師的壓力與挑戰
4.1.1.2 內訓師的雙重角色
5.1.1.3 內訓師的能力構建
6.1.1.4 內訓師的工具寶箱
7.1.2 學員認知
8.1.2.1 成年人的學習特性
9.1.2.2 成年人的學習動機及偏好
10.練習:小組討論,如何設計一門受學員歡迎的課程
11.追根溯源 — 培訓需求分析
2.1 企業內訓的本質
2.1.1 培訓需求分析的意義及作用
2.1.2 基于崗位任務的培訓需求分析
2.2 培訓需求分析的方法及工具
2.2.1 常用的4種培訓需求分析方法
2.2.2 5W2H培訓需求分析法的應用
練習:在《5W2H培訓需求分析畫布》中確定學員的培訓需求
練習:在《課程設計與開發表》中確定開發課題、培訓對象、培訓時長
1.以終為始 — 學習目標設計
2.認知學習目標
3.學習目標的概念
4.學習目標的重要性
5.ASK三類學習目標
6.應用學習目標
3.2.1 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
3.2.2 學習目標設計模型:ABCD法
3.2.3 ASK三類內容的培訓目標設計
練習:在《課程設計與開發表》中設計學習目標
1.支梁立柱 — 課程結構設計
4.1 課程橫向結構
4.1.1 要素式結構
4.1.2 流程式結構
4.1.3 空間式結構
4.1.4 3W式結構
練習:使用一種課程結構設計課程的橫向結構
4.2 課程總體結構
4.2.1 標準培訓課程總體框架全景圖
4.2.2 總體結構各要素的意義及作用
4.3 結構要素設計
4.3.1 三種課程題目設計模板
練習:選擇一種題目模板設計課程題目
4.3.2 三種常用的師資介紹設計
練習:選擇一種師資介紹方式并設計講師師資介紹
4.3.3 五種常用的課程導入設計
練習:選擇一種導入方式并設計課程導入
4.3.4 三種常用的課程理性總結
練習:選擇一種總結方式并設計課程理性總結
4.3.5 三種常用的課程感性升華
練習:選擇一種升華方式并設計課程感性升華
晚上
課程目標及結構設計輔導
第二天
1.內容為王 — 課程內容萃取
2.5.1 認識最佳經驗萃取
3.5.2.1 最佳經驗萃取的概念
4.5.2.2 經驗萃取與課程開發
5.5.2 最佳經驗萃取的天龍八“步”
6.5.2.1 第一步:定主題
7.5.2.2 第二步:捋過程
8.5.2.3 第三步:思原則
9.5.2.4 第四步:搭框架
10.5.2.5 第五步:挖細節
11.5.2.6 第六步:識障礙
12.5.2.7 第七步:配工具
13.5.2.8 第八步:巧變形
14.5.3 四步課程內容教學組織
15.5.3.1 四種單元導入設計
16.5.3.2 1+1單元講解方式
17.5.3.3 三種單元練習技巧
18.5.3.4 三種單元回顧方式
練習:在《課程設計與開發表》中完成一個單元的內容設計
《量體裁衣 — 培訓型PPT制作技巧》
1.悟道 — 培訓型PPT設計的原則
1.1 利于表達
1.2 結構完整
1.3 協調統一
2. 懂法 — 培訓型PPT制作的方法
2.1 使用模板
練習:使用定制模板替換培訓課件的母版
2.2 選擇版式
練習:使用版式新建PPT頁面
2.3 編輯內容
練習:在新建的PPT頁面上編輯課程內容
3. 習術 — 培訓型PPT美化的技巧
3.1 文字的選擇
3.1.1 字體的設計
3.1.2 字號的選擇
3.1.3 文字的排版
3.2 圖片的應用
3.2.1 圖片在PPT中的作用
3.2.2 圖片使用的四大原則
3.2.3 圖片常用的四種操作
3.2.4 常用的四個圖片網站
練習:為PPT指定頁面插入符合課程理念的圖片
3.2.5 課件三張大圖的設計
練習:使用課堂所學步驟設計PPT封面、封底和過渡頁
3.3 色彩的搭配
3.3.1 色彩使用的四個原則
3.3.2 底版與字體顏色關系
練習:檢查并根據課程要求調整PPT元素的顏色
3.4 動畫的設計
3.4.1 課件動畫的三個作用
3.4.2 動畫設計的三大原則
3.4.3 動畫設計的常用操作
練習:根據授課計劃,為PPT內容頁設計動畫
晚上
輔導:PPT制作輔導
第三天
《寓教于練:內訓師授課技巧訓練》
1. 神形兼備 — 內訓師的體態訓練
1.1 狀態調整
1.1.1 緊張情緒的根源
1.1.2 五維舒壓法訓練
練習:胸腹聯合式呼吸訓練、能量釋放訓練
1.2 身姿立信
1.2.1 講臺站姿標準
1.2.2 講臺站姿訓練
練習:培訓標準站姿模擬訓練
1.3 巧手達意
1.3.1 五種常見的錯誤手勢
1.3.2 翻頁筆和話筒的使用
1.3.3 手勢使用的三大原則
1.鳳頭豹尾 — 四上三下動態訓練
2.2.1 四上:高能登場訓練
3.2.1.1 快步登場
4.2.1.2 站定中央
5.2.1.3 環視全場
6.2.1.4 高能問好
7.2.2 三下:自信收場訓練
8.2.2.1 鞠躬致謝
9.2.2.2 享受掌聲
10.2.2.3 穩步退場
練習:結合已經設計的自我介紹使用”四上三下法“進行課程開場及收官訓練
1.3. 錦囊妙計 — 內訓師的互動技巧
3.1 內訓常用的3類互動手法
3.1.1 關于”聽“的方法
3.1.2 關于”看“的方法
3.1.3 關于”練“的方法
練習:在”百寶箱“中選擇并設計2個培訓互動手法
3.2 內訓常見的4種突發應對
3.2.1 三種提問應對技巧
3.2.2 四種忘詞應對技巧
3.2.3 五種冷場應對技巧
3.2.4 六種失誤應對技巧
4. 沙場點兵 — 學員展示登臺說課
1.學員說課及點評
2.結營儀式
工具:附帶表格
1.《5W2H培訓需求分析表》
2.《課程目標設計參考表》
3.《最佳實踐萃取表》
4.《課程設計與開發表》
增值服務(可選)
1.標準培訓型PPT模板一份(定制)
2. 全套培訓制度一份(含基礎培訓制度、講師管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