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在很多制造型企業里,雖然有銷售、品質、技術、物供等各個部門,雖然都清楚企業是一個系統,但不論是培訓公司、咨詢公司還是企業自身,當產品質量、交期、成本等方面出了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生產部門的責任,就會從生產找問題;在大多數企業里,雖然口頭上重視生產,但不論是從組織架構、流程管控,還是制度、福利方面,卻并沒有體現出生產的重要性,甚至使生產系統成為了企業中的一個孤島。
尤其是在職能型的組織架構中,對“生產”不準確的理解,再加上本就存在的部門壁壘更是增加了協同的難度,讓企業的生產舉步維艱,而其它部門感覺是有力使不上,結果影響了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效果,導致企業的客戶滿意度降低、競爭力下降。
【課程對象】
總經理、副總、部門經理及企業中層管理人員、部門關鍵崗位員工
【課程優勢】
本課程思路和內容源于咨詢師多年企業調研、輔導、研討的實踐經歷,將原理、方法、實戰相結合,通過培訓,能讓企業各部門人員對如何圍繞產品和服務協同作戰、目標一致,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課程目標】
1、正確認識企業的經營核心和思路
2、樹立系統思維和增強換位思考的意識,有效處理日常問題
3、增強團隊凝聚力、提高工作協調性和積極性
4、明確企業各部門的核心產品和要求及與公司產品之間的關聯關系
5、改變企業中生產系統的孤島現象
【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正確的產品和客戶意識
1.企業依靠什么生存于市場?
2.客戶的正確理解
案例分析:誰是你的顧客?
3.如何留住或增加顧客?
3.1顧客滿意五要素
3.2讓客戶滿意的四個秘密
4.認識質量
4.1質量的主要概念和理解
4.2 質量的產生
4.3 制造企業的四類質量
4.4質量管理的內容
4.5質量管理發展三階段
4.6四大錯誤質量觀念解析
討論:必備質量意識及探討
5.認識生產
5.1 生產的概念
5.2生產系統的內容
5.3生產過程的五大部分
5.4生產管理的概念和理解
5.5生產管理的四大職能
5.6生產管理的七大基本業務
討論:對于企業,滿足顧客程度的實質是什么?
第二部分認識管理
1.企業的基本經營理念
2.管理的作用和管理者產生
3.管理的概念和理解
4.生產管理的對象及目標
5.企業信息管理
5.1信息管理的概念和對象
5.2企業信息管理三大內容
5.3信息管理系統的類型
討論:對德魯克“管理是一種實踐”的理解和運用
第三部分、認識問題
1、從動車事故到墨菲定律
1.1墨菲定律的四個推論
1.2生活中的墨菲定律
1.3墨菲定律的四大啟示
2、認識問題
案例分析:誰的責任
3.中小企業生產系統運行現狀
3.1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
3.2企業缺乏系統式的培訓
3.3權責不對等
3.4觀念偏差
4.中小企業生產的困局
討論:企業只保留生產部門可以嗎?
5.六大維度解析對生產系統的管理狀況
第四部分:如何解決
案例分析:李明的煩惱
解決思路:非生產系統主管人員進行“生產”管理
1.現實依據
2.理論依據
2.1結果導向理論
結果的本質是商業交換,客戶不會為你過程的浪費行為買單。
2.2過程管理理論
交流研討:根據公司的產品工藝流程圖,對流程圖涉及的部門進行分析。
2.3系統管理理論
3.組織運營基本系統
3.1垂直指揮系統
3.1.1垂直指揮三原則
3.1.2垂直指揮四類型
3.1.3垂直指揮的一般形式
3.1.4垂直指揮五法則
3.2橫向聯絡系統
3.2.1橫向聯絡的原則和依據
3.2.2橫向聯系的運作原理
3.2.3部門間的橫向關系
3.2.4工作流程和工藝流程
3.3檢查反饋系統
3.3.1制度是制約與平衡
3.3.2檢查三原則
3.3.3檢查系統的要求
3.4垂直指揮和橫向聯絡關系
4企業維度分析
4.1文化觀念
研討交流:人性化和人情化的區別
4.2架構和流程
案例分析:客戶投訴空調不涼
討論:業務和管理的關系
4.3績效的導向
討論:全員計件是否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凝聚力
4.4制度和規范
附:企業一般所需的制度
5部門自身角度分析
5.1明確產品和產出
銷售部產品及認識
綜合管理部產品及認識
物供部產品及認識
討論:領料制還是送料制
品質部產品及認識
案例分析:進料品質問題的處理
生產部的要求
技術部產品及認識
財務部產品及認識
5.2做好本職、兼顧相鄰
5.2.1顯性績效和基礎績效
5.2.2團隊打造
團隊含義
取經團隊分析
團隊六大特征
團隊的四大功能
團隊和群體的區別
高效團隊的基礎
5.3 換位思考、加強溝通
5.3.1溝通的含義和理解
5.3.2溝通四原則
6.正確認識員工和企業的關系
7.認識任務和結果
8.結果執行四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