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創新
企業管理創新的內涵主要包括:
一、組織創新
建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是重要方向。
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是一種**減少管理層次,壓縮職能機構,裁減人員而建立起來的一種緊湊而富有彈性的新型團體組織。它具有敏捷、靈活、快速、高效的優點。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是一種靜態構架下的動態組織結構。扁平化組織結構的競爭優勢在于不但降低了企業管理的協調成本,還大大提高了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和滿足用戶的能力。
二、制度創新
創建學習型組織是基本方向。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市場信息復雜多變,人類知識日益膨脹。在美國,每天約有1090家企業誕生,同時每天又有l000家企業倒閉。英國殼牌石油公司的企劃主任伍德格告訴我們:企業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或許是具備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真正出色的企業,都是那些能夠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沒入,并能不斷學習的組織。彼得.圣吉在研究系統動力學的管理理論和無數優秀大企業的管理實踐后提出:未來理想的企業組織形式是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必須進行以下幾項修煉:一是超越自我,不斷學習,集中精力,培養耐心,客觀地觀察事物;二是改善心智模式,發掘內心,并加以審視;三是建立共同愿望,把領導者個人的愿望轉化為能夠鼓舞組織的愿望;四是組織團隊學習,運用深度交談和討論,建立真正有創造性的群體智力。五是系統思考,善于從系統上、全局上、整體上、動態上觀察和處理問題。學習型組織的出現,是企業制度的一次創新。
三、戰略創新
全球化的經營戰略應當是重要方向。
首先是面向全球開發與配置資本、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資源。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利稅和金融風險來配置資本;根據不同地區技術發展水平和優勢來組織技術開發;根據不同地區文化水平和企業需要來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其次,建立一套基于國際分工協作的高效生產體制。越來越多的企業改變了以國內生產為主,海外生產為輔的傳統經營方式,力求建立各種形式的海外生產基地。再次,全球化的經營戰略更多的是指建立面向全球的國際市場營銷體系。許多企業**啟用當地營銷人才或加強培訓等方式,大力培養不僅懂營銷、懂外語,而且熟悉當地文化特點和消費習慣的營銷人才,以完善國際營銷體系,迅速準確地把握市場信息。
四、文化創新
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基本任務。
在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的過程中,主要的經營資源就是知識。因此,綜合利用知識能力的人才也就越來越重要。這時,企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往往取決于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工業社會里的企業文化,把人看成是經濟人、社會人,認為人僅僅是生產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忽視了人的精神需要與創新精神。而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文化把入看成是文化人。它注重發掘人的內在潛力和積極性,偏重于人的作用和價值的實現。近年來提出的柔性管理就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它**管理者與員工的直接交流,使管理者更加關注員工的需要,為員工提供更多的發展事業的空間。微軟公司的成功奇跡可以說是代表了一種以人為本,重視內部創新人才的企業文化的勝利。
五、營銷創新
建立網絡化的市場營銷手段。
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網絡技術進入商品流通的每個環節,實現了對傳統商業管理的根本性變革。網絡營銷就是信息革命帶來的一次市場創新。美國于1997年率先提出全球網絡貿易框架,明確了網絡自由貿易區的概念,將電子商務活動的觸角伸向世界各地。據國際聯盟統計顯示,全球網絡商業的營業額,1997年達到500億美元,預計到2001年,這個數字將會達到3000億美元。屆時,商業將占到互聯網上活動的79%。電子商務在中國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交易額從1998年的800萬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4000萬美元,猛增了400%。網絡營銷日益成為開拓市場的有效手段,賣方和買方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六、技術創新
知識經濟時代,高新技術滲透到商品產、供、銷各環節,誰率先進行技術創新,擁有先進技術,生產出成本更低、效用更大、更能夠滿足消費者需要的新產品,誰就會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反之,就會在競爭中處于劣勢,按市場淘汰出局。不創新無異于慢性自殺。美國的王安電腦公司曾鼎盛一時,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電腦市場競爭激烈,而該公司滿足于自己產品在設計和技術水平上的優勢和聲譽,沒有跟上電腦轉型創新的步伐,及時推出新型電腦,終于敗在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和蘋果公司手下,終導致破產。由于技術創新大多具有高效低耗、較少影響環境的特點,因而可以提高效益,加快速度,調整結構,優化配置,實現企業要素的佳組合,使企業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七、產品創新
求新,是消費者的主流思維。在這種思維主導下,產品的生產周期不斷縮短,迫使企業必須不斷豐富產品陣營,加快推陳出新的速度。這是企業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努力方向。產品的創新,應當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附加價值為主要方向,實現產品的“高技術化”、“高附加值化”。對于低端快消品,新產品的獨特創意更為重要。完成上述創新任務,需要具備三種創新能力——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引進技術再創新能力。
英國管理學家提出的創新過程“四階段論”,是對管理創新規律的完美闡釋。而創新規律的認識遠遠不能局限于此。
本課程結合中國企業實際而研發,主要面向中層管理干部。授課時間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