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
了解質量管理的發展歷史、原理和工具方法的應用,使學員準確掌握品管七大手法及8D工作法的步驟;FMEA失效模式的失效后果、起因和機理、嚴重度、頻度、探測度、風險順序數、現行產品/過程控制等概念:產品APQP先期策劃與控制的原理、步驟與運用;質量成本控制與改進的方法與實踐;
掌握進行質量管理改進的程序、工具與方法,具備企業初步自主改善與提升的能力,能夠策劃和推導企業現場質量管理改善提升項目,使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提升一個臺階。
學員對象
從事質量管理的組長、主管、經理、副總及產品及工藝設計的工程人員、品質人員、內審員、客戶代表等人員。
培訓形式
培訓方法:啟發式講授、互動式教學、系統介紹、實例驗證、技巧講授、案例分析、培訓游戲;
課程內容實戰性,技術性強,寓理論于實戰應用方法中,課堂生動,讓學員在輕松的環境中演練管理技術,達到即學即用的效果。
課程大綱
第壹部分 質量管理理念培訓
第壹講 質量管理的發展歷程
質量管理的發展歷程
質量管理”的發展歷程圖
質量發展的歷史
ISO組織的來歷
ISO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
ISO9000 標準族的來源
第貳講 質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質量管理
質量的特性
質量控制
什么是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的關系
質量成本
適宜的質量成本
質量觀念、意識
質量管理的價值理念
質量的謬誤與真相
第三講 質量管理組織與職能
品管在企業組織中的位置(一、二、三)
質管組織
質管組織的職能
第四講 質量管理之TQM
TQM結構圖
TQM的10大思考方式
問題解決的QC方法
課題達成的QC方法
第貳部分 質量管理工具培訓
第五講 質量管理工具---QC七大手法介紹
檢查表
直方圖
層別法
柏拉圖
因果圖
散布圖
控制圖
如何制作以上圖表
第六講 質量管理工具---8D工作手法
什么是8D工作方法
8D方法的適用條件
8D問題解決的八個步驟
1. D0:工作準備
2. D1:成立小組團隊
3. D2:描述及問題定義
方法:質量風險評定,FMEA分析
4. D3:實施并驗證臨時措施
方法:FMEA、DOE、PPM
5. D4:確定并驗證根本原因
方法:FMEA、PPM、DOE、控制圖、因果圖
6. D5:選擇執行改善措施和效果驗證
方法:FMEA
7. D6:實施永jiu糾正措施
方法:防錯、統計控制、FMEA
8. D7:預防再發生(標準化)
9. D8:小組團隊祝賀(財務結余)
8D方法案例分析及8D報告樣本
第七講 質量管理工具---失效模式影響分析(FMEA)的描述
FMEA的簡介
FMEA的發展過程
實施FMEA的好處
FMEA的目的
實施FMEA的前期準備
FMEA方法的發展
FMEA一定要使用的工具------系統圖法、FTA故障樹
DFMEA類型(系統FMEA、設計FMEA、過程FMEA)
FMEA的實施步驟(程序)
PFMEA與APQP關系
過程流程圖、控制計劃、作業指導書,及其與PFMEA的關聯
過程流程圖表式和要素 KCC& KPC識別 特殊特性矩陣及清單
什么是特殊特性(介紹VDA1備證 存檔責任件)
講解如何填寫FMEA表格中的22項內容
S---嚴重度(1至10的打分)
O---發生率(1至10的打分)
D---發現率(1至10的打分)
FMEA實施的組織流程
FMEA小組的任務分配
FMEA小組工具的確認與應用
FMEA的輸入與輸出
FMEA中失效模式與影響的對應關系
故障樹分析(FTA)
實例分析:FMEA在改善項目中的應用
第八講 質量管理工具---APQP產品質量先期策劃與控制
APQP概述
APQP和ISO/TS16949的關系
APQP的職責范圍
產品質量策劃的基本原則與推行APQP流程;
APQP階段劃分說明與相關技術手冊的關系
APQP實施全過程步驟
APQP實用技巧---檢查清單的使用及審核中的常見問題
APQP演練與樣板參考文件
第三部分 質量成本控制與質量改善
第九講 質量成本控制
如何從全mian質量管理角度理解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定義
全mian質量管理介紹
質量成本管理的目的
質量預防成本與質量總成本的關系
質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特性比較
全mian質量成本管理的思路
案例:分析某公司的質量成本有多少?
如何從會計角度理解質量成本?
傳統成本管理的局限性
客觀的多因多果成本運動過程
體系化管理結構圖
質量成本的四大會計本質
質量管理作業
質量成本的關系特性:生克關系
效率成本介紹
質量費用的過程作用
質量成本的核算
多因多果的成本核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