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7日,第十屆中國慈展會在深圳舉辦。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壹基金理事長馬蔚華在開創中國特色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主題研討會環節,發表讓“ESG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主旨演講。
以下選自現場演講內容:
ESG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核心議題
ESG包括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是人類社會面臨工業革命帶來的環境破壞、社會矛盾等問題,經歷了百年的理論探索和商業實踐,由聯合國在 2004 年提出的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具體化議題。它不同于以往只關注財務與業績的評價,更注重商業運營帶來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外部性影響,并將這些外部性影響納入企業的財務考量和社會價值評價。
如今,ESG已經成為全球治理、國家治理再到公司治理不同層面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也是世界各國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關注的現實問題與共同挑戰。西方近 20 年來將ESG作為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主要支柱和外在體現,并持續開發出基于ESG的評價方法、工具和標準,使得ESG在資本市場有了極大的發展。2022 年末,全球ESG投資規模已超過35 萬億美元,就是很好的證明。
ESG被廣泛應用于金融機構的投資策略和對實體經濟的資產評估當中,也加強了ESG對于實體經濟轉型發展中的促進作用,尤其是隨著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發布最新的可持續財務報告披露準則,讓ESG從理念走向了新的價值評估的全新階段。這將對新的商業發展產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響。也值得我們深思和做出積極準備,以迎接氣候變化和人類福祉的全面提升,并在戰略層面加強公司治理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來滿足國際可持續發展的新改變。
ESG理念與高質量發展的內涵高度契合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首要任務。中國式現代化會是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也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就是要在落實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把這些特點體現出來,自覺地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中,并以此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
ESG理念強調企業發展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履行社會責任,提高治理水平。這與我國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合作、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高度契合。ESG雖然是舶來品,但在中國無論是國家頂層設計還是轉型發展實踐中都有著戰略支持和堅實基礎,因此ESG在中國的發展和落地應用中體現出很高的適配度,對中國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2022年4月國資委成立了社會責任局,同年12月又成立了央企ESG聯盟,明確了推動央企踐行社會責任、加強ESG信息披露的行動方針。今年7月底,國資委發布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報告編制要求》,全面涵蓋ESG三大領域所有重點主題,建立起了完整、系統的央企ESG信披標準和指標體系。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也開始關注ESG領域,積極主動披露ESG信息。去年已有民企達到國際ESG3A評級。這些政策端和市場端的實踐都說明,ESG已經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式和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抓手之一。
ESG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在今天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經濟形勢下,對于如何將ESG融入到企業戰略層面和生產運營的全流程,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是我們面對的時代命題。
首先,ESG理念能夠重塑企業的價值觀。近年來,ESG理念和企業社會責任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許多企業的價值觀都在更新、改變。他們認為,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單純地追求規模、速度,強調片面的財務價值、經濟價值,而要堅持長期主義,兼顧自身發展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對環境友好,讓社會更美好,這應該是我們企業的追求。有這樣一句話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同“好的企業為社會提供好的產品、服務,而偉大的企業不僅要提供好產品、服務,還要盡自己的努力讓世界更美好”。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追求做偉大的企業,這些企業自覺地接受并且努力地追求高質量發展,ESG理念正在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第二,踐行ESG理念能夠促進企業管理。踐行ESG理念遠非是寫幾份報告或做幾個聲明就能完成,它擁有一整套框架來指引企業的實踐。隨著實踐經驗的積累,這個框架將會越來越成熟可靠,從而真正實現把企業對ESG理念的追求貫穿在企業的戰略管理和文化中。通過把 ESG理念落實從企業的戰略制定和執行、管理的考核與激勵、文化的內容和追求等方方面面,讓ESG變成廣大員工自覺遵循和追求的目標。這個過程就是企業修煉“內功”的過程。
第三,積極踐行ESG能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踐行ESG理念,ESG成為一種大趨勢。我們看到,資本對ESG做得好的企業愈發青睞,這是因為在ESG方面表現突出的企業,往往具有較高的成長性、較長期的持續經營能力和更強的抗風險能力。那么,投資機構把這一類ESG做得好的企業納入到它的投資組合里,是有利于提升它的風險管理能力,提高潛在投資收益的。也就是說,追求高質量發展、積極踐行ESG的企業就有更多機會拓寬自身的融資渠道,融資成本也會相應下降,企業就能為自身的發展獲得更加扎實的資金支持,經營效益也能夠提高。
第四,ESG能夠防范企業財務之外的風險。曾在世界500強中位居前30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近年收購了大量的傳統化學能源,與當下全球都在推動電子產業化變革、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趨勢相左,導致設備越來越落后,加上收入下降,治理結構等出現問題,現在已經降到150位以后。所以我認為,ESG能夠防范企業財務之外的風險。
最后,ESG做得好的企業能夠吸引到更多優秀的人才。在當前的情況下,企業奉行ESG價值觀已經成為員工和求職者選擇的重要參考因素,也可以說ESG對優秀人才有著巨大吸引力。現在企業的文化氛圍、職場平等、技能提升、晉升機制、工作生活平衡等非薪酬因素越來越受到年輕人重視,員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ESG問題,關注企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并對接受這些價值觀的公司感興趣。這就形成了正向循環,企業內認可ESG的員工越來越多,企業的ESG文化氛圍越來越濃,廣大員工越來越自覺地理解和推動、執行ESG,也反哺企業,讓企業的ESG實踐越來越深入,越來越高效。
第十屆中國慈展會主題研討會現場
總結以上五點,ESG對于企業應是互相促進的關系,將ESG融入企業的戰略和管理運營中,ESG就不再是成本的投入,而是一種價值投資,將會極大促進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當企業能夠自覺接受ESG理念,遵循ESG標準要求,企業才能從本質上達成高質量發展要求,并助力經濟社會實現全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加快國內ESG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內生動力轉化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ESG融入到公司治理和運營當中,ESG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就會形成一種趨勢、一種生態。此時就需要通過ESG生態環境建設,促進ESG內生動力的轉化。在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ESG評級則是重中之重。只有一套能夠全面客觀衡量企業ESG績效表現的ESG評級體系,才能推動企業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優、以評促國際結果。
目前,國際上有許多ESG評級機構,評級方法工具繁多。然而,這些國際評價法中的評價指標、權重分配難以適合中國特殊的國情、企情。因此,我們要開發出既能與國際接軌,又能適應本土環境的ESG評價體系,并最終形成一個能夠更好地致力于中國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ESG新生態。
通過對ESG充分的信息披露和廣泛的第三方評估,ESG可以給“雙碳”目標的實現增加一股強大的推動力。這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而有效的舉措,當越來越多企業接受并推動ESG,中國高質量發展就會滾滾朝前,可持續發展目標就會有效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