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力 --管理就是帶團隊
〖課程大綱〗(實際授課會根據時間、具體情況等作相應調整,包括內容前后順序的調整)
一、 你準備好了嗎—登上管理的舞臺
1. 經理者的角色與責任
2. 管理功能的內涵
3. 常見的四種管理風格及應用
a) 我來決定,你來做 —指令式
b) 我們探討,我來決定—教練式
c) 我們探討,我們決定—團隊式
d) 你來決定,你來做 —授權式
二、 認清方向是**重要的事—成功的目標管理
1. 一則故事
2. 目標管理的來源和含義--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有了目標才有每個人的工作
3. 目標管理方式的核心:員工參與管理
4. 目標管理循環:PDCA
5. 目標管理的實施原則
1) 目標制定必須科學合理—符合SMART原則
2) 督促檢查必須貫徹始終—重在“管理”
3) 成本控制必須認真嚴格—任何目標的實現都不是不計成本的
4) 考核評估必須執行到位—表彰先進、鞭策落后
三、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做好步步為營的計劃與時間管理
1. 做好工作計劃的重要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2. 計劃的步驟分解
3. 計劃趕不上變化:做好計劃后,如何應對變化
4. 時間管理和人生管理
5. 安排有效的工作日程
6. 時間管理的實用技巧
四、 管理就是**有效管理他人達到既定目標 —工作委派與授權
1. 管理故事
2. 工作委派:
1) 明確工作任務與標準
2) 明確原則和規矩
3) 工作指導的原則與方法
3. 工作授權
1) 管理者不授權的原因
2) 授權的好處
3) 授權的流程—哪些業務可以授權? 如何選擇授權的對象?
4) 授權不等于放手不管
五、 出績效是硬道理— 做好績效的管理,有效溝通是法寶
1. 績效管理的循環
2. 管理者在績效管理中的責任
3. 績效評估的步驟
4. 聽的層次及積極聆聽的技巧
5. 有效反饋的技巧
6. 不同行為風格的溝通策略
六、 帶團隊是個技術活—團隊培育、建設與激勵
1. 了解馬斯洛需求理論
2. 員工工作動力的來源
3. 成為下屬的良師益友和教練
4. 激勵的理論與運用
5. 有效的激勵政策
6. 八小時以外還能做點什么
7. 團隊發展的階段
8. 領導者在團隊發展各階段的角色與行動
七、 企業真正需要管理者的是解決問題 — 如何發現和解決問題
1. 沒有問題才是**大的問題
2. 管理者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
3. 對于問題不能就事論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4. 找出問題根本原因的方法
5. 開拓創新思維,發展解決問題的技巧
1) 關鍵點改善
2) 流程改善
3) 人員調整
4) 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5) 簡單的問題復雜化
八、 管理是要做好“人”的工作 — 需要一定的靈活性
1. 情境領導—針對不同類型的員工調整對其的管理領導風格
1) 按能力和意愿把員工分類
2) 針對這些員工的管理風格:告知、推銷、參與、授權
2. 如何管理問題員工:老油子、刺頭、資歷老、爭強好勝、8590后 等等
九、 讓人心服口服會使得管理功效事半功倍 — 發揮人格魅力,提升影響力
1. 管理不僅是權力,更是一種關系
2. **重要的是品格
3. 要不就比下屬更專業,要不就比下屬更有經驗和辦法
4. 勇于承擔責任
5. 言教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
6. 有一定的度量
7. 有自己獨特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