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時代下的企業文化建設
〖課程大綱〗(實際授課會根據時間、具體情況等作相應調整,包括內容前后順序的調整)
一、 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文化管理是始終還是管理的**高境界
1. 一切管理問題,都是文化問題,一切文化問題,都必須**管理手段解決。
2. 一切文化活動,都必須明確主題,一切文化主題,都必須為企業經營服務。
3. 文化建設的核心作用:引導與約束,凝聚與激勵。
4. 企業文化建設的8個誤區:
1) 注重企業文化形式,忽略內涵;
2) 不知從何下手,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導;
3) 東施效顰,把別人的東西拿來就用;
4) 對企業文化理解模糊;
5) 將企業文化等同企業精神或VI、標語口號;
6) 將傳統文化在管理中直接應用;
7) 認為企業文化建設就是純粹多花錢;
8) 忽視企業文化的創新與個性化。
二、 “互聯網 ”時代的到來,對傳統的企業文化意味著什么?
1. “互聯網 ”時代改變了傳統思維:
1) 零距離——消除了距離,不再以產品為中心,或者以企業為中心
2) 自以為非——企業時刻要準備打破舊傳統和習慣,必須主動變革
2. 傳統文化建設面臨的四大困境
1) 困境一:體系高大上,創意好,落地難,水土不服
2) 困境二:上面冷,下面熱,老板給予的文化不是員工認同的價值觀
3) 困境三:放之四海皆準的口號多,與實際業務針對性內容少
4) 困境四:虛實不結合,宣導不到位,員工不知道、不清楚
3. 傳統企業文化被挑戰的原因主要可歸結為以下兩點:
1) 快——互聯網時代,企業發展快,技術更新快,產品換代快,企業需要有更強的適應性和競爭力,文化建設和變革的速度變了,必須跟得上企業發展和變化的腳步。
2) 新——互聯網時代,企業隊伍中“80后”逐漸占據舞臺,更不乏新生代的“90后”,他們構成了企業里的生力軍。他們中絕大部分學歷層次較高、自主意識較強。追求自由、平等、開放和自我實現的一代人對公司文化管理提出了挑戰,在文化體系中必須能反映出這些人的需求要素變化。
三、 “互聯網 ”時代,企業文化的新特征有哪些?
1. 首先,要了解“互聯網 ”時代的特征是什么——互聯網思維的“獨孤九劍”
1) 用戶思維
2) 簡約思維
3) 極致思維
4) 迭代思維
5) 流量思維
6) 社會化思維
7) 大數據思維
8) 平臺思維
9) 跨界思維
2. “互聯網 ”時代企業文化建設的新特征:
1) 企業的內部組織變革——機構網絡化成為必然(網絡化主要是指企業組織基于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而形成的快捷、廣泛的聯絡結構,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系統在企業內部系統中的建立,是企業網絡化的基礎力量。隨著企業組織的網絡化,傳統企業的企業文化體系將從根本上被顛覆和變革。)
2) 逐漸形成以企業文化為中心的管理機制(網絡型組織的有效性取決于它的自我組織和自我協調能力,而這種協同性能力正是來源于組織的文化。)
3) 逐步形成以人為本的企業價值觀(網絡化組織中,管理的重心從群體轉移到以賬戶、電子信箱或者其他類似形式存在于網絡上的個體身上,領導的任務相應地變成了協助每個員工實現個人和組織目標的教練、導師及資源協調人,管理的境界在于創造一種促進員工不斷學習的組織氛圍,形成組織不斷創新的核心能力。因此,員工創造性和個性的發揮也就成了新企業生存和競爭的核心動力,從而形成一種強勢的企業文化。在網絡時代,具體的規章條例趨于被網絡上的信息所取代、決策和權力控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以分散化管理來保障組織的有機性和靈活性,放松了組織的集中控制,就必須依靠企業文化來維護組織的運作,將員工的個別行為整合到企業目標中去。)
4) 網絡使原本相對抽象的文化趨于具體化(在信息化時代,每個企業組織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也必須有一定的文化約束力,**其文化的不同強度會對組織成員的態度和行為產生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響。強勁的企業文化,**決策層的策劃和網絡的信息傳遞,能夠使組織成員清楚地知道“此時事情應該怎么辦”;企業各項工作的明確的標識、口號,**頻繁的網絡溝通和協調,使得企業成員之間分享企業價值觀,共創企業價值觀;**網絡宣傳,使組織成員具有共同的價值觀體系,使組織更具特色,在成員心中形成強烈的歸屬感。)
四、 在“互聯網 ”時代下,如何玩轉企業文化建設?
1. 企業文化物質層面的構建
1) 全面規劃,合理布局
2) 精心策劃,準確定位
3) 完善載體,包裝形象
2. 企業文化制度層面的構建
1) 區別對待,有據可依
2) 閉環控制,而不是開環
3) 文化要與戰略相匹配
3. 企業文化精神層面的構建
1) 樹立客戶導向的經營理念
2) 員工滿意和上下同欲意識的培養非常重要
4. 完成四大進化歷程
1) 進化一:從復雜化到簡單化——越簡單越有效,從**根本的入手
2) 從企業化到人文化——不是企業做了什么,而是員工感受到了什么,從員工需求入手
3) 從領導化到用戶化——得用戶者的天下,讓用戶積極參與文化建設
4) 從單一化到多樣化——多向多通路的傳播代替傳統的文化建設自上而下的單向傳遞方式
5. 文化落地,**后還是落點在“人”:以人為本,自下而上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 企業即人,人既企業——企業提供平臺,員工做“創客”
2) 網絡時代,文化建設的成功推動要滿足大家“玩”的心態
3) **大限度挖掘和體現出群體中個人的價值
4) 解決成員的主動參與問題(如時下流行的眾籌等方式)
5) 基于個性化需求的人力資源管理也必然是未來企業管理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