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是具有不同先天稟賦的公民對法律及其他社會規范的認知、體會、實踐乃至達到信仰的程度體現,是內心對法律和其他社會規范作用的認同感受和外在行為的有機統一。法商,就是法律意識、法律知識、守法習慣等法律素養的總和。法治社會的建設,離不開包括每一個普通公民在內的“法商”的培育。法商的概念,不應該是以對法律的認知為前提,應該強調的是人們法律認知的程度,對法律的信仰。如果說,一個人對法律知識了解的程度低而且對法律缺乏尊崇,或者盡管對法律知識有一定了解但對法律缺乏感情上的信賴和認同,我們可以說這個人法商低。法商是心理學、社會學和法學等多學科發展到今天的共同產物,已經具備了自己獨立的表征價值,是公民對法學知識、法律理念的內心體驗,以及在生活、工作中踐行法律的能力和自覺性的抽象,是公民法律素養的綜合評價指標。公民法商的提高,有助于形成全體公民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是夯實社會和諧的法治基礎。
一、我們怎么辦?
二、法律對資產配置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三、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四、法商不止,財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