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同業速遞:A股16家上市銀行年報發布進入收官階段,一個現象是,銀行業開始重視零售業務。中信銀行管理層上周密集接受媒體采訪,詳談“大零售戰略轉型”,中信銀行向來以“公司業務”為主,但2014年期零售金融營業收入占全行總營收的比重上升到19%,創下該行史上新高。
**部分:金融行業服務營銷的競爭
一、金融行業的競爭與變革
案例:中信銀行的“旗艦店”
案例:招行新推大零售業務利器“云按揭”開啟千億級互聯網金融應用
二、中國銀行業經營模式的改變
1、 由單一營銷向交叉營銷做轉型
案例:平安銀行廣州分行——“新一貸”信貸產品分析
2、由利差為主向中間業務做轉型
案例:數據解讀消貸產品的市場趨勢
3、由交易型向服務營銷型做轉型
案例:微信狙擊余額寶
社區營銷的樣板-社區銀行
4、 由個體營銷向聯動營銷做轉型
案例:學習泰隆好榜樣:小微信貸怎么做?
案例:汽車消費信貸直客式營銷管理
第二部分:剖析篇——中小微企業行業分析
一、中小微企業概述
1、小微企業客戶范圍
2、小微企業劃型標準
3、小微企業總體特點
二、中小微企業目標客戶
提示內容:掌握小企業條線授信對象及目標客戶,熟悉主要目標客戶群。
1、不同中小微企業特征分析
2、企業生命周期分析
3、如何解決中小微企業特點中存在的問題
4、目標客戶定位
聚焦消費性行業,重點營銷以國內需求拉動、弱經濟周期、與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消費性行業。
遵循“熟、小、好”的客戶選擇標準
小微企業目標客戶群以“一圈一鏈一區”為主。
5、集群客戶批量開發
三、中小微企業目標客戶群
提示內容:分析中小微企業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掌握重點支持營銷的客戶群體。
1、商圈客戶群
商業街區營銷途徑與方法
品牌經銷商營銷途徑
餐飲類小微企業營銷途徑
電影院線營銷途徑
行業協會(商會)營銷方向
電商平臺營銷方向
2、供應鏈客戶群
重點營銷與核心企業合作持久穩定、關系良好,在產品和服務方面具有一定優勢,與核心企業間依存度較高的小微客戶。
3、園區客戶群
園區營銷途徑與方法
科技型小微企業營銷途徑與方法
節能環保型小微企業營銷途徑與方法
四:客戶需求分析
1、 金錢游戲
2、 客戶經營管理分析----黑點思維
3、 目標客戶交叉銷售需求分析
采購類客戶需求分析
銷售類客戶需求分析
理財類客戶需求分析
融資類客戶需求分析
資金管理類客戶需求分析
案例:從人品分析打開小微客戶突破口
第三部分:客戶經理貸前的聽、查、核、析
一、貸前調查的重要性
小企業的特點
小企業的收益周期
1、流程剖析
2、個貸分析方法與傳統銀行的信貸分析方法不完全相同
3、信用分析的5C法
二、授信盡職調查階段的溝通原則
1、盡職調查的關鍵詞
? 關鍵詞:1、獲取。2、核實。3、調查。4、分析。
2、盡職調查原則
(一)真實反映原則。
(二)風險經理協同作業原則。
(三)實地調查原則。
(四)首貸面談原則。
(五)交叉驗證原則
三:貸前調查的誤區
客戶經理到企業進行現場調查中普遍存在“2不敢、3不會、4不愿”幾種現象,使調查質量大打折扣,甚至走馬觀花,流于形式。
貸款有關的那些事我們都要了解
1、不得作為保證人的情形
2、保證欺詐的情形
案例:“保證欺詐案”
3、了解哪些財產可以抵押,哪些財產不可以抵押。
案例:土地使用權抵押糾紛案(反面案例)
4、“房隨地走、地隨房走”原則
案例:土地抵押后新增的建筑物如何處置?
5、擔保物上的權利沖突
6、動產質押與權利質押
7、、微型企業貸款產品營銷要點
貸款對象的定位
如何把握小微企業貸款的行業風險
小微企業主“高利貸”識別小貼士
如何應對訴訟?
四、貸前調查的基本方式
1、實地調查。到客戶的營業場地和生產場地,直接觀察企業的經營運作情況。
2、資料核查。核對客戶提供的身份證明、業務主體資格、財務狀況等資料的真實、完整、合法性和有效性,并將核實過程和結果以書面形式記載
3、面談。探訪客戶經營領導人、關鍵部門負責人或生產員工等,把同一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及同一問題向不同的對象調查咨詢。
4、外部調查。獲取資信評級機構評定的信用等級,股票行情,銀行同業的評價,政府機關與行業團體的評價,同行客戶的評價,權威機構公布的排名名次,經濟年鑒,行業年報,新聞媒介的報道等。
五、貸前調查的主要內容
1、查背景
案例:深圳招行一項目為何被否決?
2、查信用
案例:無意之誤
3、查業務
案例:神秘的蒲團
4、查報表
案例:酶王子的五本報表
5、查貸款用途和還款來源
6、查擔保
案例:跑路的董事長
第四部分:小微存款營銷技巧
一、 批量開發策略依托渠道
思路一:政府與機構渠道
思路二:商業渠道
思路三:開發園區與科技園區
思路四:商品交易市場
思路五:產業鏈金融
思路六:縣域產業集群
思路七:當地優勢與特色行業
二、客戶典型需求與結算產品的匹配
案例:馬上貸款“十寶五通”系列新品種
1、如何將存款營銷嵌入流程
案例:從泰隆銀行嘗到了好味道
2、 對公——創造并滿足機構核心需求
案例: 小微客戶特征創造需求
3、 對私——創造并滿足個人核心需求
案例:焦油廠的繼承官司
三 新產品金融IC卡產生業務聯動機會
案例:華為園區卡
銀醫卡
物業卡
四、利用產業鏈金融進行綜合營銷
案例:合家福百貨連鎖超市供應商案例帶動交叉銷售
五、商戶批量營銷產生的機會
案例:鄭州百腦匯綜合服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