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類似于“雞生蛋”“蛋生雞”的悖論。一個組織(典型的是企業)中,成本蕞小或蕞理想化的狀態是沒有制度,每個人自覺而為,也就省卻了監督的成本。而事實并非如此。特別是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企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民營企業靠“血緣關系”打江山在初創階段具有先天性的優勢,但達到一定的規模,隨著職業經理人的加入,建立與有效實施所謂的“內部控制”成為防范風險的必要手段;國有或國有控股的企業,規模一般較大,有效的“內部控制”不僅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措施,而且是防范自身從業風險甚至有更好前途的一道閘門。
(中介)審計是一種外部鑒證,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是審計的關鍵起點和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以來,上市公司接連暴雷,財務造假花樣百出,審計未能有效鑒證有各種原因,但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流于形式”,內控無效是主要的內因。
正因于此,重新認識內部控制、了解審計的側重dian,從而重視、發現所在企業的風險點,不斷完善繼而實施恰當的內控措施一定會為您的經營有所裨益。需要說明的是,國家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配套指引內容龐雜,每一條都是經驗的總結上升為制度,本課程不會逐條陳述。更多的是通過一些實踐案例希望對您有所啟示。
課程收益
1.內部控制原理及其基本框架。
2.內部控制案例研究。
3.審計基本知識及審計實務。
4.財務報表舞弊及案例研究。
適用對象
管理人員、內控人員、審計人員及企業財務報表人員。
內容提要
第壹部分:內部控制原理及其基本框架
引子:人性本善 or 人性本惡
150人?
1.內部控制原理
1.1內部控制定義 COSO 五目標論
1.2內部控制五原則
1.3內部控制要素 理解與舉例
(1)內部環境:Boss的管理哲學
(2)風險評估:風險無處不在,風險控制蕞終靠人
(3)控制活動:授權、業績評價、信息處理、實物控制和職責分離
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重要性
(4)信息與溝通:流程
(5)內部監督:監督的手段及有效
討論:“麻雀雖小” 需要“五臟俱全”嗎(制度的用途)
2.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簡介
3.配套指引簡介——企業總則
第貳部分:內部控制案例研究
案例1 內部案例(脫敏處理)
案例2 獐子島案例(上市公司公開案例)
第三部分:審計基本知識及審計實務
1、審計基本理論
1.1內部控制測試
1.2風險導向審計
1.3重要性在審計實務中的應用
1.4審計認定的內容:發生及余額認定
2、審計實務
1.1審計實務的基本業務流程
1.2審計實務中的查賬方法:按報表項目或按業務循環
1.3審計中銀行存款和應收函證、存貨盤點的重要性、收入舞弊假設
1.4審計報告定稿前會計師事務所和企業的博弈:案例
1.5審計報告的類型及理解
第四部分:財務報表舞弊及案例研究。
1、舞弊三角理論
2、從會計等式看財務舞弊的可能性
3、財務報表舞弊項目分析(個人總結,無公開數據)
4、典型案例:
(1)獐子島
(2)康美藥業
(3)康得新
總結:內控建設是起點,關鍵是要落地。(中介)審計是一種第三方的法律鑒證。核心仍然是經營,但通過規范化的制度監督是成本較小、降低風險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