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現代解讀(一天)
誕生于三國時期的劉邵《人物志》,是唯一流傳至今的中國古代人才學理論著作。該書論述了各類人才在生理素質、氣質性格和管理才能方面的差異,以及適宜從事的職業和所能擔當的職務;詳細介紹了如何從形貌神態、言談舉止、為人處事等方面鑒別人才,并對鑒別中容易出現的失誤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入探索;其學術主題是討論“主德”與偏才的關系,即主要領導(主德)如何將不同性格能力的人(各種偏才)組織起來,建立一個高效的團隊。
本課程結合古代與現代案例,闡發該書的人才思想,以達到古為今用的目的。本課程可為企事業單位與各級政府機關領導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歷史借鑒。
該書分為上、中、下三卷,由十二篇文章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人才理論體系體系。本課程首先簡介該書的概況,然后按其目錄的前后順序對十二篇文章的內容予以現代解讀評析。以下是《人物志》目錄:
卷 |
篇目 |
內容 |
卷 上 |
九征第一 |
人才的生理素質及其體表特征。 |
體別第二 |
十二種性格特征與相應的崗位。 |
|
流業第三 |
十二種專業人才與相應的崗位。 |
|
材理第四 |
正確的溝通方法與確立人才標準。 |
|
卷 中 |
材能第五 |
管理人才的任職得失。 |
利害第六 |
管理人才的個人命運。 |
|
接識第七 |
初次面談如何鑒別對方的領導力。 |
|
英雄第八 |
創業型領袖與團隊骨干的素質。 |
|
八觀第九 |
從八個不同角度全面觀察人才。 |
|
卷 下 |
七謬第十 |
鑒別人才容易出現的七種失誤。 |
效難第十一 |
分析人才難以脫穎而出的原因。 |
|
釋爭第十二 |
以能否謙遜,辨別人才高下。 |
參考書:
王曉毅:《人物志譯注》,中華書局,2019年9月版
王曉毅教授簡介
王曉毅,1954年生,歷史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思想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在道家思想、玄學與周易、三國歷史文化等研究領域出版9部著作,發表論文百余篇,兩次獲省部級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獲國務院 “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