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觀 念 篇
1、品質的定義(0.25H)
品質=90%態度+10%知識
何謂品質?
品質概念的分解
2、品質的錯誤觀念(1H)
案例分析<一><二>
品質――提高競爭力的利器
品質的五種錯誤觀念
目前企業的幾種錯誤觀點
3、品質管理的演變(0.25H)
操作者檢驗階段
工長檢驗階段
專職檢驗員檢驗階段
統計品質管理
全面品質管理
全面品質、環境、安全管理體系
品質概念與品質管理模式
品質觀念發展簡圖
4、品質、交期與成本(0.25H)
現場的品質管理
現場的成本降低
交期準確
5、品質成本分析(0.5H)
預防成本
鑒定成本
內部故障成本
外部故障成本
品質損失率及“金字塔”
品質成本關系圖
6、品質態度與觀念(0.75H)
品質大堤
在品質上我們經常執行雙重標準
如何才能具備良好的品質態度與觀念?
全員對品質的價值觀
靈活方式提升員工的品質意識與觀念
小組討論:各部門的品質職責
品質目標建立
管 理 篇
7、現場5S管理提高篇(2H)
小組演講:目前公司的5S的成果發布
不是要知識,而是要實行
小組討論:5S改變了我們什么?
5S應該給我們帶來的改變
5S在辦公室推行的重要性
品質異常是如何通過5S解決的
8、ISO9000品質管理體系的精髓(2H)
品質管理八原則
小組討論:目前各部門在ISO9000方面都做了些什么?執行如何?
設計開發的品質管理關鍵點
接單評審的品質管理關鍵點
采購環節的品質管理關鍵點
物流倉儲的品質管理關鍵點
生產環節的品質管理關鍵點
檢驗試驗的品質管理關鍵點
行政財務的品質管理關鍵點
小組討論:各部門的品質職責修訂
技 能 篇
9、QC七大手法在品質管理中的應用(2H)
檢查表――使用簡單記號填記并予統計整理,以作進一步分析、檢查用;
層別法――針對部門別、個人別、方法別、設備別等分類統計分析;
魚骨圖――分析問題原因的各種可能性,并加以條理性整理分析;
柏拉圖――分析關鍵的少數,將問題(原因)按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
控制圖――用于分析和判斷工序是否處于穩定狀態;
直方圖――是將所收集的測定值特性值或結果值,用柱子排起來的圖形;
散布圖――用于判斷原因與結果的相關性,為決策提供依據。
小組案例分析:運用統計分析手法分析現場品質問題
10、品質問題分析與解決技巧(2H)
PLAN――計劃
①計劃的步驟
②計劃的注意事項
③計劃的思考方法與工具
④5W2H的使用技巧
⑤5WHY的使用技巧
⑥頭腦風暴的四大原則
⑦小組練習:頭腦風暴法
⑧甘特圖使用技巧
DO――執行
①實施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CHECK――檢查
①檢查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ACTION――改善
①結果與計劃相符――標準化
②結果與計劃不相符――原因分析并轉下一次PDCA循環
PDCA循環運用舉例
分析解決問題的八個步驟
1. 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品質問題
2. 分析產生品質問題的各種原因或影響因素
3. 找出影響品質的主要因素
4. 制定措施,提出行動計劃
5. 實施行動計劃
6. 評估結果(分析數據)
7. 標準化和進一步推廣
8. 在下一個改進機會中重新使用PDCA循環
文 化 篇
11、QCC品管圈如何推動提案改善(1H)
QC小組活動的潛在與直接效果
QC小組的組建方法
QC小組的組建程序
QCC活動的六大原則
QCC活動的八個步驟
改善提案制度的建立
12、品質目標與績效管理(1H)
為什么要推動品質目標管理?
為什么要推動績效考評?
目標管理的前提是職責的明確
目標設定的SMART原則
小組練習:根據部門品質職責,設定各部門品質目標
內部質量審核是達成目標的最佳手段
13、行動方案(1H)
執行力是一切管理問題的天敵
執行文化的形成要素
制定行動方案的步驟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