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國家治理現代化之后,中國經濟進入到金融資本時代。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構建、注冊制的提出、新三板分層的推動……越來越多中小企業走向了資本運作之路。
然而,資本運作與傳統企業經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使得在資本時代之下的傳統企業家越來越看不懂金融的邏輯與資本的模式。
● 為什么一個不盈利的企業,卻可以估值巨大,越來越值錢呢?
● 為什么重資產企業融資困難,而輕資產企業僅憑一個創意卻可以獲得巨額融資?
● 為什么有些企業剛剛成立2-3年時間,卻可以登錄資本市場,進行并購重組?
● 在資本時代之下,傳統企業究竟應該如何實現資本模式的轉型?
中小企業在面對越來越難的融資困境時,應該怎樣利用資本運作進行企業投融資管理?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應該是今天的中小企業家認真學習并深度解決的核心問題,因此在本課程《企業投融資管理與資本運作》中圍繞傳統企業如何進行資本運作的轉型與投融資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本課程首先講授如何在資本時代之下,為傳統企業置入“資本的基因”,講授傳統企業在戰略思維、商業模式、管理模式等三個方面的轉型;接下來本課程講述了傳統企業進行“資本改造”的核心步驟,從股權結構設計,到股權融資的細節,一系列的實操講授詳細分析了企業在資本時代進行資本運作的方式方法;最后本課程教會企業家進行“資本實現”,完成企業股權證券化,登陸資本市場。
課程收益:
● 讓中小企業家具備金融思維與資本邏輯,完成從實業家到資本家的戰略轉型
● 熟練掌握中小企業融資的方法與技巧,確定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融資策略
● 了解IPO、新三板、并購重組等證券化的標準和條件,確定企業自身資本運作路徑
● 完成從股權設計、企業估值、商業計劃書、融資路演等全套融資工具的完美打造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董事長、總裁、高級管理層
課程大綱
第一講:基于資本運作的企業頂層設計
一、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結構轉型對于企業發展的意義
1. 中國當前經濟形勢的宏觀分析
2. 傳統產業的產業結構和營銷方式巨變
3. 產業轉型的兩個“ ”——“資本 ”、“互聯網 ”
二、商業模式轉型:從“利潤導向”到“現金流導向”
1. 利潤思維在傳統產業中的發展障礙
2. 擴大現金流入口
3. 構建企業現金流水庫
三、管理模式轉型:從科層管理轉向股權激勵
1. 管理模式在資本時代之下的轉型與改變
2. 企業如何進行基于股權的頂層設計
3. 運用股權激勵完成的內部管理與渠道擴建
四、戰略思維轉型:從實業思維轉向“資本 互聯網”思維
1. 互聯網思維:傳統企業走向輕資產的第一步
2. 去中間化:在產業鏈條中,如何去除中間環節實現全新商業模式
3. 去中心化:碎片化的閑置資源最大化運用
第二講:資本化改造-1——企業投融資模式與股權結構設計
一、資本三要素與金融的邏輯
1. 金融的基石——信用
2. 金融的原點——流動性
3. 金融的核心——套利組合
二、企業融資方式組合:直接融資 間接融資
1. 傳統間接融資方式:銀行、信托、公司債
2. 創新型債權融資方式:夾層融資、ABS、REITS、售后回租融資租賃
3. 直接融資方式:早期股權融資、定向增發、并購重組
三、企業股權結構設計
1. 持股平臺與控股公司的搭建
2. 創始團隊如何進行權力與收益的合理分配
3. 如何確定合適的股權激勵對象
4. 怎樣選擇適合企業長期發展的股權激勵工具
5. 股權激勵中控制權與分紅權分離規則
第三講:資本化改造-2——基于權益類的企業融資工具
一、企業直接融資全流程解析
1. 基于企業方的股權融資方式
2. 基于投資方的股權投資方式
二、公司價值評估
1. 成本重置法
2. 同業比較法
3. 風險點評估法
4. 現金流貼現法
三、BP與路演:商業計劃書的撰寫要點、商業路演的核心要素
1. 投資亮點
2. 產品與服務
3. 商業模式
4. 行業與市場分析
5. 相對競爭優勢
6. 財務狀況
7. 融資金額及用途
8. 核心團隊
四、股權融資的注意事項
1. 融資架構與股權對賭
2. 資金進入方式與股權交割條件
3. 投資人保護政策
4. 創業者鎖定條款
五、股權證券化的方式
1. 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2. IPO、新三板、并購重組
第四講:資本實現——中小企業登錄資本市場的模式解析
一、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下深度解讀
1. 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條件分析
2. 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分析
3. 企業登錄資本市場的流程解析與定位
4. 如何建立企業證券化的內部團隊
5. 如何選擇外部中介團隊
6. 資本市場規范性要求和解決方案
二、并購基金開啟的創新模式
1. 中國當前并購市場與業務機會
2. 并購重組中的并購基金業務需求
3. 并購基金的交易結構與交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