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說明】
● 中國已走向全球互聯網經濟下半場——產業互聯化的時代。隨著國際局勢的改變,中國內部的企業環境也產生了劇烈的變化。人口紅利消失,被迫工業自主升級,互聯網時代也走向了新的局面。企業以往的目標從每年追求高度發展,到今日的嚴重同質化競爭,已是完全不同的狀態。
● 走下去、持續發展,才能有增長的機會,從內部產生優質的變化與改進,才能迎向企業的第二曲線。這一切的成敗在于企業是否能夠達成三個重要的轉型:(1)創新思維; (2)創新能力; (3)創新業務。
● 首先在于人員創新思維的轉變,而這項轉變的前提在于人員能否擁抱變化,以用戶為導向,積極創造卓越的服務體驗, 使用先進的創新能力來捕捉用戶的場景畫象, 事先預測, 快速響應, 高效滿足用戶的服務需求。
● 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將是企業未來需要全力探索的創新業務方向,必須更加緊密的去感知市場和用戶的變化,才能在持續的變動當中,找出企業自身可以確保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課程目標】
● 通過學習創新的四大定義,掌握創新思維的核心精神;
● 通過分析創新者的五大核心技能,快速提升自身創新能力;
● 幫助團隊成員應用解決問題六大關鍵步驟,快速攻克業務痛點;
● 通過國內外經典案例研討使組織成員更加開拓對創新認知與體悟;
● 在了解創新的四種類型里,發現自己的創新屬性,找到自己的創新優勢;
● 通過十大創新工具與落地流程,提高對實際的行動支持與持續改善能力。
【課程覆蓋三大創新勝任能力】
創新
運用已有的信息和資源,不斷突破常規,發現或產生某種新穎、獨特的有價值的新產品、新
技術、新流程、新商業模式等,以保持組織的競爭優勢。
1.突破性思維
不受陳規和以往經驗的束縛,以新形勢發展的要求為標準,對商業模式、價值創造模式、管
理模式等進行創造性思考,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見解和方法。
2.創新能力
敢于打破常規、另辟蹊蹺,尋找新的方式方法或提出新穎的意見和方案。
3.開創業務
通過變化、成長、發展、革新的道路來獵尋機會,使用要素創新、要素組合創新等方式方法不斷拓展業務、實現企業贏利。
【課程特色】
● 國內一流的創新專家歷經十年上百家企業的創新實踐打磨而成;
● 采用全球領先的創新方法論,源自美國全球創新研究院(GIMI)與英國劍橋創新科學園;
● 結合斯坦福大學行為設計大師BJ FOGG的理論,將創新戰略拆解到用戶行為層面;
● 從全價值鏈角度看創新,而將創新不僅僅停留在創意激發層面,對企業更具實用價值。
【培訓方法】
● 以講師講授、學員互動、室內拓展、視頻教學及小組交流討論為主。
【培訓對象】
● 企業全員
【培訓時長】
● 2天(12學時/天)
【課程提綱】
第一章 創新的定義與分類
目的: 建立學員對創新定義的認知,并且反思目前現況行動的差異
問題討論: 為何要不斷地創新?
● 案例分析: 由公元1400年~2000年間的創新現象,發現創新源于時代的變化與需求
● 創新的五個核心定義:
1. 解決問題:【案例】滴滴打車開放社會約車
2. 促進效率:【案例】百度搜索與今日頭條
3. 商業變現:【案例】共享單車節節敗退
4. 打動人心:【案例】京東阿里的會員數據之戰
5. 社會價值:【案例】亞馬遜與索尼的商業哲學
問題討論:創新如何不被抄襲?
● 創新價值鏈的深度分析:
1. 循環迭代與多點創新:【案例】小米生態與華為的研發精神
2. 打造卓越的用戶體驗法則: 【案例】魔獸世界和微信朋友圈
(1) Expectation 期待
(2) Sensory experience 感官體驗
(3) Price/Value 性價比
(4) 公式: B: MAT 與 PBL
問題討論: 如何進行突破性的創新?
● 創新的兩大類型:顛覆式與維持式創新
1. 進階分析:四種可能的創新模式
2. 組織支持突破性創新的方式
第二章 擁有成為組織中的創新者的能力
目的: 促進學員對創新核心技能的掌握,并且開始進行自我提升
活動: VUCA情景中尋找平衡點,眾人在缺乏溝通的條件下如何快速協作,達成任務
反映VUCA時代的四大工作原則:
(1)自主(全體)參與;(2)目標明確; (3)規則清晰; (4)即時反饋
● 個人感知層面:創新是智能時代個人實現價值的核心競爭力 吳大有
自主(全體)參與:個人實現價值的方法在于取得:
(1)自主選擇權 (2) 他人支持感 (3) 事件成功率
● 團隊共創層面:創新是每個人的工作 Steve Jobs
目標明確與規則清晰:愈是復雜的組織愈需要簡單的規則加以支持
(1)使命驅動 (2) 身心完整 (3) 自我管理
● 組織敏捷層面: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保持創新才能擁有未來)張瑞敏
即時反饋: 毫秒反應的能力是是5G時代企業的入門標準!
(1)信息化 (2) 分析化 (3) 平臺化 (4) 模塊化 (5) 智能化
* 團隊反思: 我們目前表現如何? 如何改善?
● 創新者的五大底層核心關鍵:由自身做起,建立知識管理系統,驅動技術革新
(1) 進行感知:
ü 善用觀察:【案例】牛頓質疑常識的能力和U型理論的應用方法
ü 學會疑問:【案例】APPLE2的發明過程和華為的灰度思考原則
(2) 展開共創:
ü 利用社交:【案例】跨界創新與黑天鵝現象
ü 有效聯想:【案例】谷歌的搜索邏輯和愛因思坦的相對論
(3) 敏捷迭代:
ü 快速實驗:【案例】DELL的成長經驗和敏捷的思考法
* 兩人小組互評: 五項能力何種最強?何種最弱? 如何改善?
● 案例: 華為如何在內部使用知識管理進行技術革新?
第三章 創新思維的應用流程與核心工具
目的: 協助學員理解所有創新工具背后的運作架構,以及如何正確使用
● 發散與集中思維的關系:鉆石流程
1. 發散思維:打開所有的可能,答案不只一個
2. 集中思維:運用合理的推理,確保客觀中立
● 運用鉆石流程,協同六大步驟,尋找關鍵行動
問題解決六大步驟拆解: 有效推進工作落地
1. 先聚焦:(1)定義問題; (2)分析原因; (3)明確目標
2. 再發散:(4)列舉方案;
3. 再集中:(5)行動排序; (6) 展開行動
● 排除慣性思維, 避免產生烏合之眾
智力測試:在進行方塊切分中, 發現慣性思維
問題討論: 組織中的慣性思維如何產生? 又要如何預防?
1. 戰略決定方向與力量,進而產生慣性,組織戰略動態敏捷化能去除慣性
2. 戰略制定模型三要素: 有持續:有增長:有核心
3. 非戰略制定部門如何在組織中保持清醒,不受慣性影響
第四章 采用創新思考法則突破實際挑戰
目的:結合業務需求,采用創新思考工具,由老師帶領學員頭腦風暴,逐一攻克真實問題。
問題聚集:各小組提出課前預備好的業務問題,在接下來的步驟中逐步開展
● 六大問題解決步驟:
第一步: 定義問題
1. 搬一搬:找出矛盾處
方法:利用造句法重新定義問題
第二步: 分析原因
2. 加一加:放大問題
方法:關鍵字MECE法找出放大點
第三步: 明確目標
3. 聯一聯:開啟新觀點
方法:用戶同理心地圖,發現用戶真實痛點
第四步: 列舉方案
4. 代一代:利用新比喻
方法:象征法找出新出路
5. 反一反:重新詮釋目標
方法:逆向思考法找出突破點
第五步: 方案排序
方法: 十字矩陣與PIC分值相叉排序
第六步:實施行動
方法:SMART行動表,列出成果故事,以敏捷進行迭代
配合PDCA表與每日會議實施!(亦可加入OKR同步進行)
第五章 反思與總結
創新思維問題解決流程工具對應表
問題解決步驟 | 創新工具名稱 |
定義問題 | 矛盾定義法 |
分析原因 | 問題聚焦法 |
目標確認 | 受眾分析法 |
各種方案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