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營幸福家庭
課程大綱:
一 家庭生活現(xiàn)狀
當今生活出現(xiàn)新狀況:
離婚率飆升,少年犯增加,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自殺率攀升,不孝父母 ……
二 中國人的家庭幸福觀
1、中國人的幸福觀:五福臨門
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尚書》
2、中國人的家庭愿景
人丁興旺,含飴弄孫,幸福安康;
上能孝親敬老,中能夫妻恩愛,下能教子有方……
(實例)
三 修身——家庭幸福的前提
1、去五毒、存五心
①五毒危害
● 怒:傷肝,吐血。
● 恨:傷心,心腦血管疾病。
● 怨:傷脾胃,消化系統(tǒng)疾病。
● 惱:傷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
● 煩:傷腎,泌尿系統(tǒng)疾病。
②養(yǎng)心避毒
●仁,會疼人
●義,臉皮薄
●禮,肯吃虧
●智,認不是
●信,膽子小
2、依道養(yǎng)德
童蒙養(yǎng)正
少年養(yǎng)志
成年養(yǎng)德
? 童年(0~10歲)童趣,放養(yǎng),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 少年(10~20歲)志趣,求學,廣泛吸收知識。
? 青年(20~30歲)才氣,游學,廣交名師良友。
? 壯年(30~40歲)運氣,創(chuàng)業(yè),抓住人生機遇。
? 中年(40~60歲)實力,守業(yè),圓轉(zhuǎn)處理五倫關(guān)系。
? 老年(60歲以后)福氣,養(yǎng)老,享受天倫之樂
胎教:種粒冬埋春復蘇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周氏三母)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cè),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于邪色,耳不聽于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德過人矣。故妊子之時,必慎所感。感于善則善,感于惡則惡。人生而肖萬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
青少年:尊天削盡少年狂
中 年:欲酬壯志身先健
老 年:謝天教我老來閑
◇女人:美人莫恨春光少
教育好一個男人,只是教育好一個人;
教育好一個女人,就是教育好一個家庭。
——宋慶齡
四 正倫常——家庭幸福之必要
1、認知倫常
君臣 夫妻 父子 兄弟 朋友
仁義禮智信
? 綱常
綱者,維纮繩也。《尚書》云:若網(wǎng)在綱,有條不紊。常者,長久不變也,經(jīng)常之意。
綱常,中國古代社會人倫規(guī)則。
? 三綱五常
三綱者,君臣、父子、夫婦;
五常者,仁義禮智信,是調(diào)整五倫關(guān)系的行為準則。
? 《易緯·乾鑿度》
人生而應八卦之體,得五氣以為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
夫萬物始出于震;震,東方之卦也,陽氣始生,受形之道也,故東 方為仁。成于離;離,南方之卦也,陽得正于上,陰得正于下,尊卑之象定,禮之序也,故南方為禮。入于兌;兌,西方之卦也,陰用事而萬物得其宜,義之理也,故西方為義。漸于坎;坎,北方之卦也,陰氣形盛,陰陽氣含閉,智之類也,故北方為智。夫四方之義,皆統(tǒng)于中央,故乾、坤、艮、巽,位在四維。中央所以繩四方行也,信之決也,故中央為信。故道興于仁,立于禮,理于義,成于智,定于信。五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際也。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倫,而明至道也。
五常:
●克化五毒情緒,平衡身體健康
●培育五常人格,實現(xiàn)身心幸福
五倫:
●以五常駕馭五倫,實現(xiàn)家庭幸福
●以五常心態(tài)治企,促進快樂工作
2、倫常定位
夫義婦德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君敬臣忠
朋友有信
3、五倫圓轉(zhuǎn)
? 父 子 有 親
? 君 臣 有 義
? 夫 婦 有 別
? 長 幼 有 序
? 朋 友 有 信
天地人倫之始——男女有別
? 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錯。
——《周易·序卦》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清華大學校訓
? 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
——曹雪芹的男女觀
? 富養(yǎng)閨女窮養(yǎng)兒,是怎么回事?
富養(yǎng),福養(yǎng)也,即養(yǎng)福。
窮養(yǎng),并非貧養(yǎng),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古代男女社會分工不同
? 男主外
? 男人建功立業(yè)
? 男人決定一個家庭的寬度
? 男人**征服世界征服女人
? 女主內(nèi)
? 女人相夫教子
? 女人決定一個家庭的深度
? 女人**征服男人征服世界
婦女解放與新“三從四德”
ü 婦女解放,解放什么
ü 女人要占全部天
ü 三代迵異的中國女人
ü 被閹割的男人
ü 女性該不該走向社會
ü 如何看待“全職太太”
ü 平等和一樣的異同
重新認識“三從四德”
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語出《儀禮·喪服·子夏傳》:“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工
語出《周禮·天官·九嬪》:“九嬪掌婦學之法,以九教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工。”
夫妻吵架十忌:
一忌嗓門大;
二忌罵對方長輩;
三忌罵惡話;
四忌輕提離婚;
五忌一有矛盾就從家里搬兵;
六忌相互揭短;
七忌捕風捉影;
八忌動手打人;
九忌摔打東西;
十忌矛盾公開。
生命傳承之根——父子有親
? 中國人隨父姓的秘密?
已被證實的男性Y染色體和尚在研究的女性遺傳線粒體。
? 女生外向和丈母娘當家。
? 嚴以成材,慈以育德
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顏氏家訓》
? 孝子忠臣人人敬
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 。
——《論語·學而》
①百善孝為先
視頻:偉大的母愛
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②家庭教育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身教重于言教
視頻:教育是這樣被破壞的
新時代“亂倫”現(xiàn)象:
家長和孩子做朋友,稱兄道弟
快樂家庭之要——兄友弟恭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務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弟子規(guī)》
○悌,善兄弟也。——《說文解字》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大傳》
吳太伯的兄弟之義
吳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發(fā),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勾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余家。
——《史記·泰伯世家》
從家庭到社會——君臣有義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嗎?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于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孝經(jīng)·諫諍章》
家中無“君臣”!
人生成功之秘——朋友有信
n 同門為朋
同志為友
——孔穎達
n 管鮑之交的啟示
中國人的交友之道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論語·季氏》
家和萬事興:
夫妻和則乾坤安定
父子和則繼世傳家
兄弟和則手足齊心
君臣和則國家興旺
朋友和則內(nèi)外清明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