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
企業專、兼職培訓師;負責企業知識內容生產及傳播的職業經理人等
目的
20~30人規模,預計每人現場產出一門5~10分鐘標準微課。 1、學員掌握微課開發的原理和思路,提升開發能力; 2、萃取優秀的業務經驗, 形成標準化微課在企業流轉; 3、所用工具方法,均可在企業內部復制,助力企業內部講師課程體系建設。
內容
“微”力無窮——微課開發三部曲
主講人:徐大立
課程背景
隨著烏卡時代的到來,我們目前正處于一個易變性、不確定性、復雜性、模糊性的世界里。在新時代的環境下,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普及、企業環境的變革等,都推動了微課的迅猛發展。這也使我們從知識匱乏的狀態,躍遷到知識過剩的處境。無論是學習者本身,亦或是學習工具和途徑都在發生巨大變化。你可能會發現面臨以下情況:
1. 難以抉擇。過剩的知識,讓學習者難以甄別內容的有效性。我們不禁會問,究竟哪些是適合自己的呢?
2. 容易浮躁。誘惑太多,學習者注意力時間縮短,耐心變低。風聲雨聲讀書聲之外,還有微信抖音響不停,傳統面授講師需要和“手機”搶學員。
3. 缺乏時間。快節奏的工作,讓職場人士已經不堪重負。培訓時間由靈活性轉向碎片化。
4. 快速迭代。企業生存環境的快速變化,戰略業務的快速調整,崗位、工作內容的快速變動,都要求培訓內容的快速迭代,簡單實用。
本課程旨在幫助企業中的知識專家開發基于崗位的微課,從“師者中心”變換為“去中心化”,從需求出發做有效的內容,設計亮點吸引學員“刷課”,利用好碎片時間,化繁為簡,淺入淺出,使每一位崗位專家骨干都成為知識的產出者、貢獻者,從而促進企業培訓發展與知識沉淀,促進企業培訓實效化與高效化實現。
課程設計
直擊客戶痛點,用業務視角做知識產品,發現需求,理解需求并滿足需求。
方法簡單易懂,快速梳理主題與知識點。
表現生動有趣,用更活躍的演示方式,整體到局部以路線的呈現方式,模仿視頻的轉場特效,像一部3D動畫電影,給受眾帶來強烈視覺沖擊感。
即學即用即產出,學用結合,現場產出,每人可制作做一門屬于自己的微課。
課程目標與收益
20~30人規模,預計每人現場產出一門5~10分鐘標準微課。
1、學員掌握微課開發的原理和思路,提升開發能力;
2、萃取優秀的業務經驗, 形成標準化微課在企業流轉;
3、所用工具方法,均可在企業內部復制,助力企業內部講師課程體系建設。
課程時長
2天1晚(15小時)
(Day1:6h講授 3h課程制作,Day2:3h課程制作 3h展示)
授課對象
企業專、兼職培訓師;負責企業知識內容生產及傳播的職業經理人等
授課方式
內容講授、案例研討、邊學邊練、現場展示與評審。快速掌握及應用工具方法,做到“即學即用即產出”。
課程大綱
引言: 微課開發理念篇
1. 微課誕生的背景
2. 微課與傳統課程的區別
3. 微課的價值
4. 常見的微課類型
第一部分:選主題——設定目標知識點
1. 微課開發的原則
A. 重目標
B. 重反饋
C. 重手法
D. 輕邏輯
2. 微課主題的選擇
A. 哪些內容適合做微課
B. 常見微課選題誤區
C. 微課命名方法
任務一:輸出微課主題
第二部分:編腳本——內容手法開發
1. 教學目標聚焦
A. 界定“問題”
B. 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
2. 知識內容萃取
A. 上堆下切法
B. 團隊共創法
任務二:輸出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表
3. 教學手法設計
A. STAR
B. 5W1H
C. SCQA
4. 亮點呈現設計
A. 視覺設計
B. 聽覺設計
C. 感覺設計
任務三:輸出微課腳本
第三部分:用軟件——微課錄制剪輯
1. Foucsky軟件介紹
A. 軟件理念
B. 基礎操作要點
C. 演示示范
2. 內容編排
A. 粘內容
B. 加動畫
C. 錄旁白
3. 錄制剪輯
A. 錄制
B. 剪輯
任務四:完成全部設計
結語: 成果展示考核篇
1. 課程回顧圣誕樹
A. 四個知識內容
B. 三點學習感悟
C. 兩個思想改變
D. 一個行動計劃
2. 知識遷移
3. 現場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