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兩化機遇與挑戰(1天6小時) |
課程背景 | 中國制造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國內成本的不斷高漲,國外來自東南亞和印度的企業興起的挑戰,又恰逢中國通過一路一帶等策略重塑世界格局的宏觀局勢之下,加之工業4.0時代的到來,3D等技術的崛起,對中國制造的何去何從成了躲避不了的話題。 本課程從當前中國兩化替人的初衷出發,結合技術和全球局勢對于中國制造給出不一樣的思考和選擇。 |
授課對象 | 董事長、總經理、企業高管 |
課程價值 | 1. 當前中國制造的面臨的挑戰 2. 兩化推進與技術 3. 從當前的諸多事實定位兩化投入 4. 企業如何實施兩化 5. 先進企業案例借鑒 |
課程大綱 | 1. 多變要素下的中國制造迷局 1) 大國崛起——中國重塑世界秩序對于中國制造的挑戰 2) 中國產業重塑與國家產業定位 3) 印度和東南亞的企業的興起的對中國企業的沖擊 4) 4.0時代的到來的個性化挑戰 5) 3D技術的發展對于機械技工行業的沖擊 6) 中國產業升級的本質:高端制造與商權之爭 2. 兩化突圍的抉擇與技術 1) 替代人工——中國自動化的初步動機 2) 產線自動化改造——自動化的最佳策略 3) 自動化和低成本自動化并重 4) 基于后發的優勢的智能自動化 5) 智能化的升級鏈接公司軟件系統 6) 企業業務與企業軟件需求 7) 兩化的運作的基礎:全員技術化 A. 管理人員 2 利用技術實現管理 2 IT、數學、機械自動化……未來管理者潛在要求之一 2 設備、系統改造維護成為主題 2 基于企業運作構建軟硬體模型成為常態 2 基于內部應用發展新技術成為公司未來拓展的新方向 B. 操作人員 2 高學歷為基本需求 2 操作簡單化,設備維護、維修常態化 2 自動化和IT知識全員化 2 學習常態化 視頻案例:尼桑汽車的低成本自動化 德國的低成本自動化1.0-4.0變革展示 注塑機械的自動化改造 世界名企的自動化CELL線 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自動化CELL展示 案 例:僅一公司的業務需求和軟件部署 3. 兩化導入前的權衡思考 1) 從日本2012年生產線看兩化 2) 從美國Local Motors汽車廠的現狀看未來工廠形態 3) 兩化投資——與技術進步和社會組織整合速度的比賽 4) 從美國和日本的模式看中國兩化短板 5) 特斯拉的出現對于汽車零部件產業沖擊 6) 世界巨頭的機械行業資產剝離與麥格納造車的苦衷 4. 企業兩化實施實戰 1) 公司戰略與投資評估 2) 制定兩化策略 3) 智能自動化先行 4) 重構企業運作流程做好信息化的準備 5) 中國兩化的挑戰:干部和員工的專業性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