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第四屆(2013)中國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年會在京舉行。圖為國務院參事、原國家建材局副局長蔣明麟發言 東方君和/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0日訊(記者景遠) 第四屆(2013)中國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今日在京舉行。會上,國務院參事、原國家建材局副局長蔣明麟發言稱,我國建材工業仍然沒有擺脫“四大五低”的狀況,產業轉型和綠色發展是建材產業最急迫的社會責任。>>>進入專題
蔣明麟表示,積極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研究低碳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既是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更是建材企業最急需要完成的社會責任。
“特別當年我們大家都知道,經濟是發展了,但是我們在能耗指標上,十二五期間,現在前三年都過了,還沒有達到年均這個指標,咱們的任務還很重。現在霧霾天氣加大,首先目標重化工業怎么解決,所以傳統的原材料產業、建材行業顯得更為急迫和典型。”
人均年耗水泥30多袋
數據顯示,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建材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建材工業無論生產規模、產品產量、產品品種還是國民人均年建材產品的消費量都是世界最多,2012年平均每人每年消耗水泥1.7噸,玻璃(1812, 48.00, 2.72%)、0.58重量箱,陶瓷7.17平方米、玻璃纖維2.2公斤。
“2012年全國每個人都消耗了1.7噸的水泥,不管你今年家里買沒買房子。不得了了,1噸水泥是20大袋,有30多袋水泥堆在你家了。”蔣明麟感嘆。
“四大五低”問題有待解決
蔣明麟坦言,盡管建材工業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了應有貢獻,當前仍未擺脫“四大五低”的狀況。所謂“四大”是指產品產量大、企業數量大、職工隊伍大、能源消耗大。“五低”是勞動生產率低、生產集約化低、產品技術含量低、市場應變能力低、經濟效益低。
建材工業總能耗僅次于冶金和化工,位于工業部門第三位,建材工業能耗總量占全國能耗總量和工業部門能耗總量的7%和10%,建材工業廢氣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氣排放總量的18%。
僅水泥工業粉塵、二氧化硫和氫氧化物的排放量占全國工業生產總排放量的31.7%、4.8%和4.7%。
因此,建材工業是國家重點調控行業之一。
建材工業轉型兩大方向
蔣明麟認為,建材工業必須向新型原材料工業和新型環保產業轉型。
一是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原材料產業,建立以企業為主導、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制,緊緊抓住“兩減少,兩提高”(即減少資源和能源消耗,提高產品質量和提高勞動生產力),使建材工業的技術工藝取得突破,技術和裝備真正取得更新換代的成果。
“現在正在組織這些方面的工作,但是在思想理念上,在進度上邊還跟國家的要求有比較大的差距。”他透露。
同時,結合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契機,大力推進建材產業與之相應的有關領域的發展。如國家目前確定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建材新興產業的發展提出和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二是走發展循環經濟之路,轉向新型環保產業。充分利用建材工業自身的工藝特點,處置工業副產品、城市和生活廢棄物,使這些廢棄物通過建材生產工藝轉化成為建材工業的原料和燃料。這既是廢棄物的處置工程又是節能環保工程,是實現建材產業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