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對象】
部門經理、支行長、網點負責人、青年儲備干部等
【培訓收益】
● 從發展趨勢出發,系統剖析現代銀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聚焦銀行發展模式,突出重圍; ● 從經營模式出發,系統剖析現代銀行業的經營模式,精準分析銀行經營難點,化解困局; ● 從實際問題出發,系統闡明現代銀行業的發展瓶頸,給出實用性的解決方案,解決問題; ● 從實用策略出發,系統剖析現代銀行業的工具策略,提高團隊困局思考能力,主動出擊; ● 以實戰案例出發、系統講解現代銀行業的執行思維,演練解決問題的逆思維,落實行動;
第一講:VUCA時代的“擇勢·活在當下”
核心論點A:2019年銀行關閉1389家營業網點意味著什么?
核心論點B:團隊成員想從管理者身上看到什么,獲得什么?
核心論點C:如何理解“先知先覺經營者;后知后覺跟隨者;不知不覺消費者”。
一、排斥VUCA時代的“四大表現”
1. 趨勢·看不見
2. 行業·看不起
3. 運營·看不懂
4. 融入·來不及
案例分析:為什么銀行的便捷支付業務淪為了“小三”?
二、解密VUCA時代的“五種特質”
1. 主動擁抱:與時俱進、捍衛價值……
2. 敏捷行動:敏捷改進、小步快跑……
3. 洞察現狀:洞察現狀、克服盲點……
4. 創新模式:打破常規、優化流程……
5. 預見未來:關注結果、建立鏈接……
案例分析:中層管理者為什么缺乏崗位的成就感?
三、緊跟VUCA時代的“六種能力”
1. 工作能力——要做就做行業內的大專家;
2. 用人能力——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位置
3. 合作能力——不要把自己弄成光桿司令
4. 團隊能力——團隊看見希望才會跟你跑
5. 授權能力——讓有能力者擁有相應權力
6. 管理能力——做到用“威”不如用“禮”
案例分析:西游記團隊成員各懷鬼胎,卻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呢?
四、建立領導風格的“六種類型”
1. 命令型
2. 民主型
3. 教練型
4. 導師型
5. 領跑型
6. 愿景型
案例分析:為什么我們都喜歡討論明星企業的明星人物?
五、中層領導力進化的“六力模型”
1. 趨勢洞察力
2. 方向決斷力
3. 環境適應力
4. 落地執行力
5. 團隊領導力
6. 資源整合力
案例分析:緊握“地攤經濟”的掘金模式?
第二講:VUCA時代的“精進·懂你模式”
核心論點A:上級領導為什么總是為難你,而且依然重用你?
核心論點B:團隊里面的問題員工真的是有問題嗎?
一、懂·自我訴求的“五維智慧”
1. 剖析自我·我是誰
2. 價值使命·為了誰
3. 職業宗旨·成就誰……
案例分析:你為什么會拒絕你的子女未來進入銀行系統工作呢?
案例分析:某銀行在疫情期間組建“企業臨時員工”服務企業的價值?
二、懂·組織文化的“五項基礎”
1. 初心與使命
2. 愿景與目標
3. 核心價值觀
4. 戰略體系建設
5. 戰略執行方針
案例分析:某銀行推行“精品銀行”經營戰略失敗的原因
案例分析:某銀行推行“家庭銀行”文化戰略成功的原因
三、懂·團隊激勵的“十授法則”
1. 授人以魚·有方法
2. 授人以欲·有欲望
3. 授人以娛·有快樂
4. 授人以譽·有榮譽……
案例分析:現在的銀行員工為什么對高獎勵政策沒有動力
案例分析:向《亮劍》中的李云龍學習如何激勵團隊激情
四、懂·客戶需求的“五個維度”
1. 市場需求
2. 事業需求
3. 個人需求
4. 業務需求
5. 特殊需求
案例分析:拆遷客戶的五大需求深度挖掘
案例分析:一群80后新中產人群的苦惱
五、懂·借力權威的“三權合一”
1. 向上級借力
2. 向同業借勢
3. 向員工借智……
案例分析:某支行長借力上級領導的威望,讓團隊的凝聚力知行有為
案例分析:某銀行借勢“建行快貸”推廣本行產品,大獲成功的秘訣
第三講:VUCA時代的“管理·四駕馬車”
核心論點A:團隊中890員工越是嚴管,越是不好管?
核心論點B:團隊中45歲以后的老員工,為什么職業難以續航了?
一、第一架馬車是“科學管人”
1. 員工管理的“十項措施”
2. 客戶管理的“四個維度”
3. 自我管理的“四個方向”……
案例分析:“杯子一端,壹億八千”背后的故事
案例分析:客戶的無理由投訴,TA到底是為了什么
二、第二架馬車是“制度管事”
1. 流程管理的“一套邏輯”
2. 風險管理的“四類風險”
3. 職責管理的“四個責任”……
案例分析:某銀行柜員的一句“必須本人辦理”引發的血案
案例分析:某銀行員工的一句“配合大客戶”泄露客戶隱私引發的信譽危機
三、第三架馬車是“技術管物”
1. 環境管理的“人盡其力”
2. 設備管理的“物盡其能”
3. 檔案管理的“地盡其用”……
案例分析:某銀行“超五星”的客戶體驗
案例分析:某網點“拿”文化的員工歸屬
四、第四架馬車是“藝術管效”
1. 代際管理的“讓團隊更和諧的相處”
2. 效率管理的“讓團隊更聰明的工作”
3. 創新管理的“讓團隊更激情的奮斗”
4. 目標管理的“讓目標更可視化協作”……
案例分析:某銀行的網點在年末結算日的一年奮斗史
案例分析:為什么現在“高獎低效”成為管理者最頭痛的問題
第四講:VUCA時代的“經營·八步聚焦”
核心論點A:客戶的要求越來越多,為什么市場占有率卻越來越低?
核心論點B:維護成本的越來越高,為什么客戶歸屬感卻越來越低?
一、陣地聚焦“三城模式”
1. 城區的“同心圓”
2. 城郊“單條線”
3. 城鄉“鄰距離”
案例分析:某國有銀行的“三線一網格”戰略
案例分析:某城商銀行的“社區三分地”戰略
案例分析:某農商銀行的“區域百年老店”戰略
二、對象聚焦“六區甄選”
1. 社群甄選:同好\同利\同緣等
2. 行業甄選:農業\工業\服務業等
3. 六區甄選:社區\商區\園區等……
案例分析:某國有銀行的“車管家”產業聚焦
案例分析:某銀行針對專業市場的三步陣地戰
三、競合聚焦“三大對手”
1. 同業競爭
2. 跨行競爭
3. 趨勢競爭
案例分析:兩家銀行的存款大戰的模式
案例分析:第三方金融機構的跨行打劫策略
四、產品聚焦“三大場景”
1. 便宜型場景
2. 救濟型場景
3. 體驗型場景
案例分析:某銀行的“存款拼單”便宜型產品場景規劃
案例分析:某銀行的“普惠貸款”救濟型產品場景規劃
五、策略聚焦“三種方式”
1. “海底撈”服務策略
2. “聯合式”營銷策略
3. “賦能式”維護策略
案例分析:某銀行的“車管家”的營銷策略
案例分析:某銀行的“夢想家”的服務策略
六、渠道聚焦“雙線并軌”
1. 線下的“四多”模式
2. 線上的“六好”模式
案例分析:某銀行的線下體驗365活動榜
案例分析:某銀行的線上的六大互動清單
七、品牌聚焦“三名戰略”
1. 家喻戶曉的“三類名店”
2. 朗朗上口的“三類名品”
3. 眾人皆知的“三類名人”
案例分析:某銀行打造十三家“主題銀行”
案例分析:某銀行年銷售理財超40億的名人
八、結果聚焦“兩大目標”
1. 打造“四首”品牌影響力的銀行
2. 提高“雙向”市場占有率的銀行
案例分析:某銀行網點客戶每天為等一位理財經理咨詢排隊至少1小時
案例分析:一家銀行如何做到市場占有率達到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