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其中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只有實現了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才能支撐整體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國務院資深參事,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常委任玉嶺在首屆制造業國際化發展論壇上說到。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根基,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支撐。任玉嶺表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梁,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以創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和重點。
任玉嶺指出,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他擲地有聲地分析了當前的國際和國內形勢,然后說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我們要牢牢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增強我國制造業企業的創新創造活力和動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只有實現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才能支撐整體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
河南的制造業如何向高質量發展?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在前幾天剛剛結束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河南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在任玉嶺看來,當今時期,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正為制造業企業提供了新機遇,也帶來了新挑戰。“應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形成智能生產和智慧制造蓬勃發展的局面,促進制造業各企業各環節之間、生產與銷售之間信息的聯通與快速流動,努力形成協同效應,生產更加契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除此之外,任玉嶺認為,養老業和旅游業以及物流行業的發展,也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有黃牛精神、長征精神、工匠精神,每一個從業者都要強調發揚這些精神,在推進制造業發展的過程中精益求精、做到最好。”任玉嶺表示,新發展理念加上工匠精神,是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認識,要牢固地樹立起來才能轉變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行動。
最后,任玉嶺建議,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緊緊圍繞制造業產業鏈的關鍵節點打造創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