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重慶12月25日,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共同編著的《長江經濟帶人才發展藍皮書——中國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人才報告(2021)》在有關電商平臺正式預售。
據介紹,此部著作是“長江經濟帶人才藍皮書”系列叢書的第一卷,首創“長江人才帶”發展概念,首發“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人才指數”,首次提出構建“長江人才走廊”,充分聚焦“人才”屬性。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如何更加充分地發揮人才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第一資源”作用、如何讓長江經濟帶在國家人才雁陣格局中成為“領航頭雁”是沿江各省市面臨的共性課題,亟待得到專業權威的破題解答。
為此,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創新型國家核心智庫——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共同發起“長江經濟帶人才協同發展”研究課題,以2020年—2021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人才工作為研究對象,在全面梳理長江經濟帶人才現狀、人才政策、人才培養、人才流動等發展狀況基礎上,從多個維度調查剖析了長江經濟帶各省市人才發展和吸引力等情況,并對長江經濟帶后續人才管理提出了發展建議。
本書顧問,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任玉嶺認為,報告全面豐富而又精準地踐行了人才強國戰略與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創新成果,填補了長江經濟帶人才課題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各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提供了有益的支撐。
藍皮書課題專家評審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指出,藍皮書不僅有長江經濟帶人才發展的整體性概貌,也有對全國各地區和相關部門領域的掃描,更把長江經濟帶人才發展放在全國大格局中加以比較,并用全球眼光進行未來布局,讓我們看到了以長江經濟帶人才發展為模式的生動實踐。
“藍皮書展示了長江經濟帶人才協同發展的經驗、方案,展示了以切實行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人才強國戰略落地的‘上游責任和擔當’。”任玉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