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中,你是否常遇到以下困惑?
u 為什么銷售人員拼命的講房子的好處,客戶卻無動于衷?
u 為什么銷售人員總是被客戶牽著鼻子走?
u 為什么很有希望成交的客戶卻在別家成交?
u 為什么銷售人員缺乏銷售的信心,臨門一腳總是出錯?
u 為什么客戶總是提出反對意見,銷售人員卻無言以對?
在復雜多變的銷售中,你是否常有以下思考:
u 如何通過合作式溝通來達成成交?
u 如何通過客戶的行為和語言而看到他背后的動機?
u 如何通過對客戶心理的透視,而占據溝通中的主導權?
u 如何打消客戶的戒備心理減少拒絕?
u 如何通過你的行為而去影響客戶?
u 從銷售人員與客戶的心理的特點出發,從根本上挖掘出溝通不暢的本質;
u 從溝通不暢的本質出發,提升銷售人員的銷售溝通力;
u 看穿客戶假話背后的真實想法,使銷售員具備發現真相的能力;
u 使客戶對銷售人員實話實說,提升銷售員對客戶的影響力!
u “體驗式培訓”使學員不僅“知道了”更能“心領神會”;
u 全方位、立體化培訓,“技能訓練”與“心態啟發”、“心理分析”相結合。
茹翊蕓老師(房地產實戰背景 房地產培訓師 心理咨詢師三重資質)
【課程大綱】
一、置業顧問容易陷入的4大陷阱
1、不能辨別重點客戶;
2、客戶說什么置業顧問就信什么,沒有自己的判斷;
3、一味說服、否定客戶;
4、大多數置業顧問不是死在業務技巧上,而是死在自己的心態上;
二、成交8原則
1、沒有不好的產品,只有適不適合;
2、決定客戶購買的是買點,而不是賣點;
3、客戶更愿意和站在他角度的置業顧問溝通;
4、客戶對樓盤有異議是期望購買的表現;
5、對客戶的需求掌握的越具體,成交的機會就越大;
6、客戶感覺樓盤帶給他的利益越大,成交的機會就越大;
7、比起套路客戶更認可真誠、謙卑、業務熟練、知識面寬的置業顧問;
8、成交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幾率;
三、學會識別ABC類客戶
1、要知道:“不是每天一個來售樓中心的客戶馬上會購買,要學會篩選哪些才是我們的A類客戶”;把時間更多的用在A類客戶上,你會在同樣的時間內成交更多單;
四、掌握客戶需求
1、人的語言一般會分為4個層次的意思,聽出了第四個層次,并針對第四個層次進行溝通才90%的置業顧問都做不到;成為銷售冠軍就從識別這4個層次開始;
2、客戶說“考慮考慮”、“再看看”、“我和家人商量下”等這些語言的背后都隱藏著具體需求,學會了解客戶語言背后的真實需求,你已經成交了一半;
3、比如:“考慮考慮”背后的意思,可能是客戶暫時還沒有完全決定買,但是又不好意思說,所以這樣說;
4、也可能是他對樓盤整體聽滿意的,只是對餐廳的設計有些不滿;
5、又可能認為你打電話來就是讓他買你們的房子,還想多看看,所以這樣說;
6、我們只需要多提一個問題,就能深入了解這些語言背后客戶的真實意圖,從而針對性進行溝通,達成成交;
所以銷售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
2、多觀察、多聽、適當提問、少說才是成交的正確打開方式;
比如:客戶打電話過來說:“我看了一套別的樓盤的房子很不錯,價位戶型都比你推薦的要好”。置業顧問應做的不是馬上說自己的樓盤有多好,而是要說:“那太好,您打電話過來是?”【提問】
客戶:“你們如果能優惠些,我還是可以考慮的”【聆聽】
這明顯是房子看上了,來談價的;【不輕信,有自己的判斷】
【觀察】:因為如果另一個樓盤真的那么好,不會再打電話給你的,打電話告訴你,只能說明他對我們的樓盤感興趣;如果置業顧問,馬上說自己的樓盤有多好,說服客戶,就在談判中喪失了主動權;
五、最賺錢的性格是執著
1、調查發現,銷售員中80%都要在同一個人打第五次電話才能談成。有48%的銷售員打第一次電話后就失去了一個顧客源。有25%在打第二次電話后就放棄了。12%在打第三次以后放棄。有10%繼續打電話。這些不放棄的10%正是收入最多的人士。
六、議價6大原則
1、客戶議價是一種習慣;
2、無論客戶剛開始要求有多少優惠都要拒絕;
3、客戶只要看上房了,讓客戶看到你為他的努力比優不優惠更重要;
4、客戶談的是價格,我們談的是價值;
5、出示既往的成交合同作為證據,比說更管用;
6、無論如何議價,都不要表現出任何的厭煩和不滿,保持友好關系是基礎!
七、溝通技巧
1、學會同理客戶;
2、學會使用“內容反應”和“延伸法”等技巧更容易獲得客戶的認同;
3、客戶購買的不是樓盤的優點,而是樓盤帶給他的好處,所以要學會使用FB法則;
4、每個樓盤都有缺點,如何淡化缺點,放大優點?要學會使用富蘭克林成交法;
5、客戶購買樓盤有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如何抓住客戶的主要需求,要學會是使用“熱點需求成交法”